第552章 议丧仪(2 / 5)
本事他们就不顾男女大防,直接把她拽出乾阳宫,否则,无论怎么说,她都不可能走人。
脸面在利益面前,一分不值,谁先不要脸,谁就赢了。
她反正不在乎,有本事就拉拉扯扯啊。
杨首辅神色一敛,大声道:“夫人窃居乾阳宫,究竟是何居心?你口口声声说忠君之事,样样件件都是篡权之举,我奉劝夫人一句,你积累贤名不易,还是爱惜羽毛为好。”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程丹若反问道,“元辅此时为我一生批注,未免早了些,这谁是周公,谁是王莽,孰人能知?”
杨首辅脸色铁青。
程丹若念的是白居易的诗,后头两句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她这么说,分明是在暗讽他才是故作谦恭的王莽。
“元辅这话却是有些过分了。”谢玄英道,“我们夫妻战战兢兢,事君忠诚,怎么为陛下安排后事,竟成了篡权?”
杨首辅苦口婆心:“清臣,你们父子同朝为官也就罢了,如今夫妻也内外兼顾,不是老夫疑你,只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该避嫌的地方还是要避嫌,免得朝野误会,反倒有损你清名。”
“这是陛下遗命,既然是天子之意,我等身为臣子,岂可沽名钓誉?”谢玄英面无表情,“我倒是不明白,陛下尸骨未寒,您就开始质疑遗诏,反倒弃正事不顾,与内人生出口舌之争,该如何服众?”
杨首辅道:“遗诏几曾说过,将乾阳宫事尽付外人之手?”
“您有所不知。”门口有人出了声。
众人扭头一看,却是失踪半日的石太监。他一身麻衣,形容憔悴,可口气依旧高高在上:“陛下曾在除夕召见宁国夫人,将太子、齐王相托,太子既在乾阳宫,夫人当然也该在此。”
他扫过众臣的脸,呵呵一笑,“老奴不日便将去侍奉先帝,诸位不会以为我会假传旨意吧?”
杨首辅哪里还会把将死之人放眼里,冷嘲热讽:“谁知道呢。”
“看来首辅信不过老奴。”石太监面色冰寒,“这是黄太史,掌起居注,你们不妨问他。”
起居注官在编制上属于翰林院,是翰林院下的秘书监,也就是被称为“太史”的修史官。
他官位很小,才六品,可却记录帝王的一言一行,地位非比寻常。
“石公公未曾说谎。”黄太史道,“陛下在除夕下午召见了宁国夫人,令她辅佐照看太子与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