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机会(3 / 6)
要往上送各种文书材料,有些和战事有关的开销,除了二老爷谁更精通?连老太太过来,他都未能好生服侍,成日里忙到深夜才回家的,因此王氏便出面略加解释。米氏也只得罢了,约了隔天上门。到了当日早上,王氏又将善桐亲自叫到跟前来,细细相看了一番,还嫌善桐打扮得过于朴素,又开了妆奁,找了一对猫儿眼耳坠来要给善桐戴上,还是善桐借口国丧,这才逃了过去。于是众人次第套车上路,王氏亲自带了女儿坐了一车,一路上犹自极言卫家的好处,善桐只是漫应。
米氏这个小生日,前不着边后不靠岸,又恰好是国丧的尾巴,自然办得简单,连大老爷都去了官署,所有客人,只有杨家诸女眷,并卫太太带了琦玉过来,连素日里往来得好的几户中等人家都不曾受邀。杨家因是亲戚,来得已经早了,没想到卫家还来得更早,众人自然互相见礼了一番,卫太太对着善桐虽然还热情,但总算没有了从前近于殷勤的过分欣赏了——或许是因为亲事可成,她也要拿起了准婆婆的威严,不过是握着善桐手略微一拍,便放开了手,转而敷衍善樱几句,她便对米氏笑道,“按理本不该开口的,不过今儿都是女眷,麒山虽然送我过来,又乏人陪他,进来一道吃酒,自然没有这个道理,就这么遣他回去,也对主人过于不敬。就让他进来给世伯母磕个头,也算是全了礼吧?”
难得卫太太这么配合,米氏略微谦让几句,也就笑道,“也罢,那我就拿大了。”
便冲左右略微点了点头,于是下人们自然上前摆出屏风,众位未嫁女眷便逐一进屏风后落座。大太太赞道,“王太太不愧是高门大户,行事真深有法度。倒比当地几户人家要好得多。”
众位太太便互相闲话了几句‘有几户人家也是在西北住得惯了,小门小户不讲究,咱们可不能不讲究,不然到了京城谈起来,岂不是徒惹笑话……’,一边卫麒山已经大步进了内堂,沉声给米氏行礼。“世伯母大寿,小侄给您磕头了。”
善桐说来也有几年没见他了,脑海中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那个纤瘦文弱,略带病态美的少年时分。此时见面,虽未有惊艳,但却也不能不承认,卫麒山已经长成了一个颇为出众的青年。论长相来说,只怕还要比桂家几兄弟都更为出色,正因为他还是生得白皙清瘦、眉目精致中略带了怏怏病态,众人又明知他是个武林高手,就更显得对比强烈,甚至令他多了一分谜一样的神秘魅力,并且行动之间干净利落,竟赫然是个风度翩翩的年轻公子了。若非眉宇间到底带了一丝凝重,语气也肃然得并不像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