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朋友(5 / 6)
,会把他的下落给打听清楚。”
杨七娘松了一口气,坚持给蕙娘福身行了一礼,谢过她的帮忙,她亦十分乖巧,“也不瞒妹妹,此事若成,滔天财富,怕少不了,届时,自然忘不了――”
“这话就不必说了。”蕙娘摆了摆手,“我也老实说吧,我少什么都不会少钱。似你我这样人物,所追逐的已经不是钱财,又何必落了俗呢?”
杨七娘欣然点头,居然也不坚持,两人相视一笑,虽说今日是初次见面,但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尤其蕙娘也能看出杨七娘对她的感激,只怕是货真价实,她心头一暖,也暗忖道:我不明底细,在我手上,这瓦特怕是要明珠投暗。倒不如给了许少夫人,结个善缘也好,此女虽貌不惊人,但论过人之处,倒是比她二姐、六姐都强得多了。
双方谈定事情,不免又说些琐事,蕙娘得知杨七娘要等寻到瓦特下落,方才回京,也有些高兴,因笑道,“那感情好,这一段时日,总可以常来常往,过段时间我搬回城里,要来往就更方便了。”
杨七娘点了点头,不知如何,又轻轻地叹了口气,问蕙娘,“听说妹妹从小,是做男生养大的,可能经常出门?”因两人投契,她口中便换了称呼,不再用嫂子、弟妹了,显得两人关系,不从丈夫那来,而是自己已经建立了交情。
蕙娘平时也不大爱说没出嫁的事,盖因她所受教育,的确不是正统闺秀教育,对于一般的太太奶奶们来说,这是她们笑话她的筹码,但在杨七娘跟前,自然没有这个顾虑,她道,“是经常有机会出去,就是在这冲粹园里,以前没身孕的时候,仲白也会带我扮了个小太监,出门走动。想来姐姐在广州,受到的束缚也少些,这会回了京城,便觉得拘谨了?”
两个聪明人说话,自然都是听话听音,善解人意,杨七娘见自己意思,已被蕙娘领悟,也点头道,“我从前处境艰难时,足足有十年时间,几乎都被关在一个方圆几亩地的院子里,甚至就是这院子,还有许多地方是我不能去、不愿去的,真正活动的,也就是自己居住的那几间房。”
她又叹了口气,才惆怅地道,“后来事事**,似乎再无什么好发愁了,升鸾得闲无事,也愿意带我在广州城四处走动。可我却又觉得这女人一辈子,八十年时间,足足有七十九年,泰半都呆在一个地方,一间屋子里,是件极为可悲可叹、极为可怖的事。只是这想法,并不十分合乎我的身份,就连升鸾,我也没对他说。”
升鸾应是许世子的字,称呼丈夫的字号,可见她和许世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