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8 / 10)
了,“且不说别的,妃嫔回宫怎么从神武门走?那是护军宫女出入的地方——傻样,扯大话都扯不圆。”
说话间,晚膳已经被端了上来,小厨房送了一海碗的鸡火面,宽汤少面,面和发丝了似的整整齐齐码在一起,上头摆了几片火腿,鸡火面,鸡汤火腿嘛,鸡肉那都是要滤掉的,火腿才能荐盘。还送了二十多样花式咸菜、凉拌并小炒,都拿梅花碟子盛着,一样就是两三筷子,另附两个乳饼一碟小馒首,简单得炕桌上就能摆得下。
皇帝看了,眉头一皱,“就拿这个来打发你?”
徐循瞧着却觉得满意,“这就是我点的嘛。”
她要吃饭,就赶皇帝出去,“大哥看着我吃,我吃也不香。”
谁知道皇帝看她吃了两口,闻见香味也觉得好,就在徐循手上喝了一口汤,果然鲜咸可口,尤为可喜是没有一点油星儿,再吃小菜,酸甜咸辣都有,倒是胃口大开,硬是把徐循碗里的面都夺了一半走——这还不算,还让徐循喂他。
徐循有什么办法?只好将就吃了剩下半碗面,又搭配了半个馒头。吃完了皇帝就让她给念奏折,不要王瑾、金英服侍了。徐循念了半天,才发觉都是年下上的请安折子,基本都是些套话——皇帝就是想听她的声音。
周年没过不能娱乐,皇帝就特别爱作弄她,徐循也是无奈,不好认真和他置气的。好在念了半天也已夜深了,皇帝也作弄够了,两人这才睡下。第二天皇帝也没叫内阁开会,亦无朝仪,早起吃过早饭,便拉着徐循下棋看书,到了下午才继续批改他永远也批不完的家庭作业。
要不是腊月初十家里人要进来请安,徐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从干清宫里出来,饶是如此,腊月初十一大早上,她还是废了一番‘口舌’功夫才能脱身,徐循回宫的时候心里又在打小鼓——不过这小鼓的鼓点也没以前那么快了。一个,是已经适应了自己宠妃的身份,还有一个,是她实在很着急回去打扮打扮等着家里人入觐,别的事可不想管这么多。
其实呢,家里人是等吃过午饭才进来的,徐循赶早了回去也无事。倒是几个嬷嬷看她回来了,便忙告诉她:就腊八、腊九两天,赵昭容、曹宝林、焦昭仪、吴婕妤全都陆陆续续来永安宫给她请安了,只是她在干清宫里没回来,倒累得她们全扑了空。
徐循就算是再无心它事,也有点纳闷了,想了一会也不知道她们是来干嘛的。倒是花儿抱着衣服走过来的时候一撇嘴给道破了,“娘娘提拔李美人、王美人侍寝的事,不是早传开了?怕是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