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主配之谜(5 / 8)
是结尾。”
“特别是结尾。”德里克重新走进了放映室,有一丝狂热地插话说道,“当然尤其特别是结尾,不论是珍妮弗还是丹尼尔——在结尾那一段——”
“对, 丹尼尔在出租车里,包括凯伦和他之前的那段眼神戏——”阿兰也在最后一排找了个位置,“这都是足以载入史册,可以上教科书的片段。这不会是一部现象级的电 影,我怀疑票房能否收回成本,但毫无疑问,不论是剧本、导演还是主演,都是好得出人意料。珍妮弗和丹尼尔都突破了自己——他们简直是为了那两个角色而生,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但当我看到最后一段两人对话时,还有丹尼尔的微笑——我真的久违地感受到了那种触动,就像是有人在抚摸我的心脏。”
影评人一说话就喜欢上修辞,阿兰有些激动地说,“从头到尾没有一点煽情,但这个结尾实在是太经典了,它让人觉得非常、非常平静,非常美好。”
“ ——因为你是中年人。”肯尼斯说,“所以你能体会,我也是中年人,所以我也能够体会,我认为这是j.j最棒的电影,也是丹尼尔最好的电影之一,这种感觉撼 动心灵,唤起的是你的感性。但现实地看,这部电影的票房肯定无法和《第五个莎莉》相比,当然更不说《加勒比海盗》,大众观众只会认为这是一部乏味的悬疑 片,故事情节简单,没有枪战戏码,唯一激动人心的最后1分钟桥段还是由反派来完成——”
“托尼尽力向主流靠拢了,他至少还安排了 一段最后一分钟。”德里克说,“在几个关键情节上你还是可以看出,他有努力营造紧张感,照顾大众,尽量做到雅俗共赏,但这不能改变它本质上是一部小众文艺 片的事实,我认为他这么做实在是徒劳无功,也许算是影片的败笔,这些追击的桥段会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恰恰相反,我非常喜欢 这些追踪调查的片段,它让我想到《谍影重重》。”肯尼斯辩解地说,“但当然这不是原因,从电影的技法来说,你永远都要照顾大众口味,导演必须在自我和观众 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吗?把《迈克尔.克莱顿》当作自己的独白长诗是不可行的,当然回头来看,迈克尔没有经历过枪战、打戏,对大众来说情节似乎是有些 平淡,但在观影时,紧张感可以帮助观众保持注意力,让他们更有可能接触到影片的内核,难道不是吗?”
再好的电影都会有人喜欢,有 人不那么喜欢,就观点的细微分歧争论了几句——查兹帮着罗杰朗读了他的论点,“我承认这对于年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