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时尚买手(下1)(3 / 11)
真诚,但又把许许多多复杂的潜台词包含其中,现在这种笑,是云山雾罩、不置可否的,似在鼓励她探寻:他到底是不是认真的?
“……”他不说,乔韵也不问,她也对他笑:呵(qu)呵(ni)呵(de),在我老司机面前装逼……从她13岁到现在,男人在她面前装过的X有千千万万种,下场通常只有一个——仆街。傅展现在还没被扫地出门的唯一理由,只是因为她刚欠他一个人情。
两个人相视而笑了十几秒,傅展先移开眼神,他的笑有点无奈,但态度依然足够真诚,“你知道吗?Mandy是个很出色的买手——但我并不赞同她今天的观点。”
“哦?”乔韵燃起少少兴趣。
“Mandy是个很出色的买手,”傅展强调一遍,“但她不懂得中国市场,买手文化在中国没有土壤,1998年,市场没准备好,2007年也一样,17年……27年,也许直到37年才会有显著的区别。培养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需要时间,所以,她说的那些建议,在欧美市场是金玉良言,但在中国市场却未必如此。”
乔韵开始正视他了——他是个很有趣的男人,她一直知道这点,也看得出他的聪明,猜到点他的背景,但那又如何?她并不欢迎他对她的事业指手画脚,N市那桩人情,他给谁打电话就是给谁的,她是不肯认的。直到现在——不得不说,她对傅展才有点改观:他说得没错,至少直到2017年,整个中国的购买力都还支撑不起一个买手百货,老佛爷二度进京,依然铩羽而归。这机制根本和中国国情格格不入,大部分顾客购买高单价产品,只是在购买品牌附加值,而非高艺术性,这样的高端消费市场,怎么会需要买手的存在?
“2037年?我还以为,以如今的奢侈品消费增长速度——以及你的工作,你会对市场有比较乐观的估计。”她给他抛个诱饵问题。
“怎么可能?”傅展说,他的语气清晰又冷淡,说到正事终于和Mandy(和曾经的秦巍)一样,含有精英人士特有的,专业的冷淡倦怠,“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观念从买品牌进化到买审美,起码需要50年时间——三代始知穿衣吃饭嘛,50年可不就是以前的三代了?”
这预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业界研判完全契合……
乔韵垂下眼,扇扇睫毛,她不愿流露出自己被打动的样子,这该怪傅展,谁让他如此擅长顺杆爬。要被他知道她喜欢学霸,那可就糟了,以后来见她恐怕都要常备一本《时尚圣经》,随时随地都抛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