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化宋 > 第221章 事出突然

第221章 事出突然(2 / 4)

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在科举中杀出血路的他们不缺才智,缺的是一展所学的机会。

至于这所学是不是以前学的……哎,学无止境,现学现卖有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在众多士子的捧场下,不少人开始讨论起这新学中的特点,有的人觉得书中都是围绕一个“利”字而成,读多了会蒙蔽道德,有的人则觉得这书中观点惊世骇俗,分明是帝王之术。

还有人觉得其中的话太过简单易懂,没有文采,不堪一读。

有人则觉得这书中的话直指大道,明心见性,比那些知乎者也读起来顺畅多了。

还有人觉得书中的实践观点与唯物之说太过俗气……

无论如何,王洋所著的书是真的火了,哪怕是乡间的夫子,也会想办法买一本劣质的油印书,看看其中观点,还有些学者编修们,干脆印了一本新书,把《师说》里的观点用自己的理解阐释了一遍,对其中一部分肯定,一部分反对。

但没想到,这引起了巨大波澜,很快又有人著书反对他的观点,这火从书本圈到最后一直烧到了各大报纸上,惹出一番大战。

自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之后,大宋的文坛一直被王安石的王学统治,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赵士程知晓这事后,觉得有趣,干脆把一处还没找到买家的宫苑宜春宛略做修改,做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因为位置靠近东水门,直接起名为东水学宫。

这处学宫每月要交一百文的入园费,提供阅读、抄书的场地,而其中的一处宫殿,直接被改成了辩论之所,只要一百文,就可以使用一个时辰,上去讲学、辩经。

一时间,许多官员称此为德政,不少士子大族将自家的绝版藏书献上,至于那处辩经殿,自然也热闹起来,申请的人成群成队。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因为太子办了这么一个书院,几个大的州治,便蠢蠢欲动起来,太原府、应天府、杭州府、成都府等纷纷上书,表示自己也想办法这么一个书院,来为朝廷添加教化,希望太子应允。

赵士程知道他们只是想要政绩,但这不是坏事,不但同意了,还下了诏书,废除当年蔡京办的三舍法,不再让学校用德行来推举学生,而是让各路在于明年继续开考科举。

一时间,全国震动,赵士程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他喜欢的学说当然也被放在了书院最显明的位置,以至于以前无人问津的化学、数学之类的杂书,也得到不少人的重视。

新观点带来新产出,关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