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同样的志向(4 / 5)
教导引我入门,在下自知未有成绩,尚且不配入此等学派,只求公子给个机会,让在下能时常请教便好。”
没门派,难道小公子你要说自己是生来就懂这个么,别说笑了。
赵士程知道自己说不清楚了:“等吧,明天你就去新镇,那里有个叫王洋的,你不懂的,可以问他……”
陈行舟温和地应了,看着小孩离开,才抬起头。
这位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开始时那要死不活的模样,他眸光里,像是有一团火。
活着这二十多年,他看着父亲被一贬再贬,调任凡二十一次,经八省历十七州县,想做一番事业而不得可,而自己成年,又因为恶了蔡京被压在学舍之中,无法考取进士,而如今,他却有了干一番大事的机会。
想到将来在异国他乡会面对的困境,他不仅不害怕,反而无尽地期待起来。
王洋在几日后见到了陈行舟,在知道对方都是小公子教出来的后,王洋十分热情,他和山水姑娘说不到一块,如今居然有了一位师弟——虽然还没记名,但总算有可以商量说话的人了。
对于一个为理想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把自己实现理想的过程向懂的人倾述,这简直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王洋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每天带着这位师弟,恨不得把自己懂的会的全部塞到对方脑子里。
陈行舟则被比密州城还繁华的新镇震撼到了,每天跟着王洋认真学习之余,又忍不住脑补自己是不是能在辽国的眼皮底下建立这样的一个繁华治所,并在群狼环视中将这样的地方保护下来——听说辽东民风彪悍。
而且如今的民户都是各地的财产,他要怎么才能找人筑建新城呢?
他甚至有些小小的怨念,那个郭药师啊,你怎么还不来,只有你来了,你才能和你一起去辽东啊。
……
时间很快到了七月,这一天,陈行舟正代替王洋处理一些杂务,而王洋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悠哉游哉地一边品茗,一边翻看小报。
有一说一,这个师弟真是太勤快了,做起事来从不拖拉,胆大心细,老师对他太好了,居然找了这么勤快的师弟来帮他!
真是无以回报。
来自京城的小报上,刊登了一个新的消息,王洋看到消息时,带着复杂的神色,对师弟道:“咱们这里,怕是又有流民要收拢了!”
陈行舟先是一惊,然后心中一动:“又是哪里遭灾了么?”
郭药师还有几天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