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6 / 8)
似这样的想法,就像阿一在乎阿三,大熊在乎小熊,这是能生死与共的亲情、同袍情。
当然,那句话其实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小错误,曹公的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与被广为流传的那句从根本上区别甚大。也许只是让曹公在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用了一个夸张的写法来凸出小说中曹公的性格,历史上的曹公还是个相当有情义的人。
傅辰一开始是利用自己在李派的身份,先引诱出两人,他只要陷入生命危急,对方自然就没有时间来思考关于李遇出现的时间点和地点,如果发现他是李遇,自然会想到是什么人对付李遇,然后会顺理成章来救李遇,救的同时解决七杀派的人。
沿着这个思路去想,那么一定会派出攻击型的人,那么对方的速度一定是快的。
在紧迫的环境中,会以最快速度来解决伤害李遇的人。
那么有五成以上概率能解决一个。
哪怕这时候不是熊家兄弟,其他人也一样。
傅辰将对方快速梳理了一遍,用了这概率最大的一种方式,而且在短时间内,这也是他唯一还能提前做的准备了。
他其实没想到能那么顺利解决大熊,至少在傅辰的分析中,大熊的金刚不坏之身堪称十六人中最难攻破的,这样的防守想杀他难度实在太高了,傅辰甚至是做好了暴露身份的准备,把此人留到最后解决的。
在刚才看到大熊在小熊死后狂暴的样子,傅辰当机立断做出射杀大熊的命令。
这是根据情况最快做出的临时判断。
大熊那时候已经疯狂,小熊的死对他的打击超过傅辰的预料,在那样的情况下大熊根本没足够的心境来发功,所以金刚不坏之身并未出现,什么时候杀大熊最适合,当然是在没有用金刚不坏的时候!
于是,伤痛欲绝的大熊,以不在乎自己性命的姿态来到小熊身边。
他想,他终于明白原主备注的意思了,也许原主已经察觉到。
结合心理的多方位计算与反利用,配合环境与身边高手,傅辰终于解决了两人。
还有六个!
傅辰的汗水沁了出来,那六个也是身怀绝技的人,每一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傅辰让两个侍卫,把两兄弟的尸体先拖到那口枯井里,一是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掩藏地方,二是那些死去的暗卫,也许也能瞑目了,杀害他们的罪魁已经死了,在现实允许的情况,傅辰是希望让死者安息的。
目前,当然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