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救命,我身边所有人都有病16(8 / 11)
这会儿南都能顺利把诗词歌赋那一栏办起来,还是占了天时的便宜。
北边起了战事,许多文人南逃,再加上本地的官宦人家在文化方面刚有点要阔气起来的样子,在思想界内当土大款附庸风雅,隔三差五的也带着钱使人去投稿。
钱梅吉不愿意敷衍,那就得好生拣选,不能登上去粗鄙不堪的东西,最后贻笑大方。
可问题就来了,自古文无第一,谁来做这个评判者呢?
钱梅吉扪心自问,她自己是不成的。
且除此之外也还有个问题——真正才华横溢的才子是不屑于登报的,诚然有乐意炫技的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孤芳自赏,想点评老子我?
你们也配!
非得有个叫他们心服口服的人坐镇才好。
她正觉得一筹莫展呢,李方靖的堂弟李平便送上了瞌睡虫最需要的那个枕头——大才子王鹤年王先生,他带着家小到南都来啦!
今个儿夫妻俩装扮整齐,就是提前递了拜帖,要一处上门,去拜访松均先生的。
他们所居住的府邸毗邻节度使府上,出门须得路过其正门,从前李方靖每每路过此地,都觉有锥心之痛,过了这段时日,却已经能够淡然处之了。
此时此刻,即便妻子掀开车帘,遥遥打量那片格外巍峨显赫的建筑群,他也没有再因此露出自怨自艾的神色来。
而此时此刻,钱梅吉想的却是:怪道世人都渴求贤名之主,有了足够英明的主君,周围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良臣。
她看了一眼骑马跟随在自家马车外的李平。
他自幼父母双亡,本该饿死街头,然而他又有几分时运,托生到了李家。
彼时伯父已经起势,专程拨了银钱回去,叫族老们接济族中老弱之人。
李平作为他的族侄,当然也属于其中之一。
无父无母的幼儿,属于他的那一份很难完完整整的送到他手里,但是即便如此,漏出来的那部分也足够叫他远比当下大多数幼儿幸运的生存下去。
李家的子弟们满十六岁之后,会有一次参与考核的机会,倘若骑射合格,就会进入到节度使的亲卫队当中去。
相对于其余的别姓子弟,李家后嗣们的考核标准要稍低一些。
而李平参加考核的那年,拿到了所有人当中最好的成绩。
不是李氏子弟中的第一,而是所有参与评选少年当中的头名!
伯父不可避免的注意到了他,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