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东汉末年[Ⅻ](6 / 7)
了,他虚弱极了的问昭阳帝如何解决嗣子问题。
“这还真是个问题,”昭阳帝刚想卖关子,就被愁眉苦脸的王允瞪,昭阳帝就从善如流的不再卖那么多关子了,“如果您还记得国子监的话。”
国子监是三年前由昭阳帝牵头创办的官学,从除了益州外的其他八州选拔十五岁及以下,十二岁及以上的学子,有那么像是选秀了,入学考试的试题也是由昭阳帝亲自拟定的,这三年来国子监的先生们也是昭阳帝亲自挑选的,大家觉得那是在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来着。
可现如今昭阳帝都说到继承人问题了,那就不仅仅是栋梁之才那么简单,饶是王允也没想到昭阳帝这帝位不是传给他自己的子嗣,而是效仿尧、舜、禹那般传给被推举出来的德才兼备有名望之人,这是什么,越活越回去了?还有,那国子监的学生可是有男有女,里面甚至还有将皇位禅让给昭阳帝的,现在该封为陈留王的原少帝刘协!
这就有趣了啊,如果最后那刘协再被选中做了齐王朝的皇帝,那他可也就成为千古第一人了←王仲父这么想绝对不是兴致勃勃的基调,而是苦中作乐,大概。他现在也累得做不出什么表情来,就面无表情又硬邦邦的拿那刘协举了例子:“不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若那刘协真再登基做了皇帝,掌握了实权,您信不信他真的会做出推翻您建立的齐王朝而再光复汉室这种事?说到底可是您迫得他禅位,成为亡国之君的。”这可是血海深仇。
昭阳帝有那么些答非所问的说:“您现在怎么不再认为朕是汉灵帝家的公主了?”
王允还就呵呵了,他要是再信那他是不是傻啊他。
“这就是洗脑的价值所在了。”昭阳帝很无所谓的掀过关于#公主主不主#的一页,继续回到原本社会制度的问题上,说了句王允不怎么理解的话,但昭阳帝没怎么多说,他轻笑道:“反正到那时候义父您坟头都长草了——”他顿了顿才接着说,“放心,朕是不会让义父您死了都不得安宁的,您的子子孙孙也是。”
王允:“……”所以说这种话怎么能让人感动得起来嘛。
刘璋称臣后又一月,昭阳帝登基五周年,再加上刘璋称臣,九州归一,各路人马前来朝贺,洛阳就显得格外热闹,国子监也特意放假,如果有来京师的亲人,那就可以和亲人团聚了。孙权是知道他哥孙策,还有他哥的挚友周瑜会来洛阳朝贺的,他的同窗好友诸葛亮的叔父,官至豫章太守的诸葛玄也在列,两队人进京的时间竟在同一日,所以就约好了要一起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