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送工钱(3 / 5)
睡得着。”白老汉把他二人往自家屋里引,又问赵兴:“你这手里头拿的甚?”
“这是白七上个月的工钱。”赵兴答道。
“怎的还给送过来?”白老汉又问。
“这一次的活计离家远,时日又长了些,怕家里人忧心,这才专程跑了一趟,下个月若是没有什么事,兴许一时便不过来了,我们在伊吾那边若是遇着相熟的商贩,便叫他们帮忙过来报个平安。”赵兴一边说着,一边跟白老汉等人进了屋子。
“都说了是去与那罗县令的弟子干活,又有甚可忧心的……”白老汉口里这般说着,便听屋子里这些个小孩忽地便欢腾起来,似是从赵兴那里得了什么好吃食。
“你又与他们买什么吃食?”赵兴这也不是头一回给白家小孩买吃的了。
“不过就是几块饴糖,也不是我买来,是白七在伊吾那边买好,叫我带回来。”赵兴说着把手里拿着的那些个物什放到炕桌上。
“怎的一月工钱竟有这般多?”白家阿婆亦是这般问。
“这活计的工钱当初原本许得就多,白七又是个管事,自然比别个挣得更多。”赵兴在白家也没什么好见外的,寻了个位置招呼黄有田先坐,然后他自己也坐了下来。
白老汉又问黄有田,赵兴便说他是罗用弟子,这一次他和白七等人在伊吾干活,便归黄有田管。
白老汉忙叫儿媳倒了茶水过来,又喊她们去做吃食,言是黄郎君他们这般远从常乐县过来,腹中定是饥饿,黄有田他们这时候确实也是饿了,于是便没推辞。
观这堂屋摆设,倒也还算宽敞,只是家中人口也不少,这一屋子老老少少的,好在白七那两个嫂嫂颇勤快,屋里屋外的,打扫得也干净。
这时候屋子里点了个火盆,边上还摆着几个磨针的架子,显然方才他们这一家人正围在火盆边磨针呢。近来他们敦煌这边也有一些人在放磨针的活计,都是从常乐那边拿过来的,工钱比常乐那边要低些,却也不少人做。
常乐县那针坊的生意着实很好,虽然这两年中原那边也开了好几家针坊,因此中原那边的商贩已经不怎么到他们这边来买针了,但是常乐县这个针坊每日里依旧是供不应求。
因为他们这个作坊生产的针结实又好用,高昌伊吾一带就不说了,就连突厥人都到他们这里来买针,还有不少胡商将这种针带到西域各小国,听闻行情也不错,就连那些个波斯大食的商队,每每经过常乐县的时候,都要从这里带些针回去。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