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讼师(1 / 7)
见到裴颂之一直不吭声, 贺侍郎和蒋御使左右夹击, 朝他拱手:“裴寺卿, 现在是怎么个说法?寇指挥使此举虽然颇为荒唐,但依照咱们大梁的各项律例, 当真是抓不出错来。”
事已至此, 裴颂之还能说什么, 妥协道:“行,寇凛, 你既担任楚箫的讼师, 得有状词吧?呈上你的状词。”
寇凛将折扇插在领子里, 从袖筒内掏出一张宣纸, 也不呈上去,由着自己慢慢展开:“请过目。”
众人伸长脖子看过去, 纸上只写了一个字:“冤。”
字体与寇凛扇子上的“状”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两个显著特点,大和丑。
裴颂之攥了攥拳, 正想出口讥讽他这些年口才渐长,写字没有一点长进,却见听审席上的宋嫣凉微微摇了摇头。
他怔了一下,旋即将到口的话又咽了下去。
每次和寇凛对上, 裴颂之总会被寇凛气到情绪失控。但那是有着陈年往事横亘在两人中间, 平时的裴颂之,绝不是个善怒无脑之人。
他只需稍稍一冷静,就明白了寇凛真正的用意。
寇凛之所以写了两个又大又丑的字, 正是等着他的讥讽,尔后寇凛就会接话:字写的丑没关系,能看懂小姑娘写来寄托相思的情信就行。
小姑娘是谁?
他的夫人。
他还不得气的将手里的惊堂木砸出去?
裴颂之险些上当,暗暗嘱咐自己需得冷静,转念一想,原来夫人今日到堂上来听审,是为了提醒着自己别被寇凛这阴险小人给坑了。
心头有股暖流涌过,裴颂之即刻便静了下来。
寇凛瞧见他的神情,稍稍偏了偏脸,透过两个衙役之间的缝隙,看了宋嫣凉一眼。
宋嫣凉点头示意。
寇凛的目光又转去她邻座,落在楚谣身上。
楚谣同样点头示意。
心情大好的裴颂之看向永平伯,因他有个闲散的官职在身,称呼了一声卓大人:“您在此案的身份为证人,您可明白?”
“明白。”永平伯一直由着他们闹,不发一言,此刻才拱手道,“还望三位大人能够不畏强权,主持公道。”
贺侍郎和蒋御使拱手回礼:“那是一定的。”
裴颂之倒是没有客套,敲了下惊堂木,厉声道:“四年前守城武官吴金忠在百花阁醉酒,打死了永平伯世子卓仲坤,被刑部判了杀人罪名,处以斩刑。但就在去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