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酒肆三(2 / 4)
陆浅葱忙应了,将刘大娘送出门去。
直到刘大娘回了屋,陆浅葱才进屋,重新关上门板。
屋内的炭火劈啪作响,终于给这个萧瑟的深秋镀上了一层暖意。陆浅葱看了看桌上堆着的棉被,确实很旧了,约莫是下雨的缘故,还有些微微的潮湿。
陆浅葱就着一碗热水啃完两个窝窝头,冷硬的干粮划过喉咙,她却如品珍馐,异样的满足。吃着吃着,她忽的流下泪来,又被她很快用手抹去。
“阿娘……”她对着无人空荡的房间唤道,回应她的,只有空寂的余音。
第二天醒来,已是天大亮了。
陆浅葱梳洗完毕,请了两个泥瓦匠去修补屋顶。其中有一个泥瓦匠叫宋忠,年约三十上下,身量不高,长相平平,不只是他本人太过热情还是怎么的,宋忠有意无意总爱与陆浅葱搭话,问了一堆杂乱无章的问题。
陆浅葱一开始还耐心的回答他两句,后来见他言语有些轻佻,心中反感,便不再搭理他了。
屋顶修完,陆浅葱给他们结账,那叫宋忠的男子盯着她看了半响,说:“小娘子以后有需要,便来东边那棵大柳树下的院子来找我,宋某人定将竭力相助。”
男人对女人太过殷勤,多少有些不正常。陆浅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也不好妄自揣测,只淡淡道:“那如何好意思。”
宋忠依旧看着她:“勿客气,乡里乡亲,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陆浅葱不再搭话,笑了笑便转身回自己屋里了,宋忠只好悻悻的走了。
陆浅葱很快将宋忠抛在脑后,挽起袖子开始制作酿酒的重要原料——酒曲,从小麦磨粉到拌曲,压制,晾晒,发酵……一切都凭着少年时母亲传授的经验一步一步来,虽然累了点,好在进行得十分顺利。
又过了两天,到了邻镇赶集的日子,陆浅葱天刚蒙蒙亮便起床,跟着刘大娘等几位妇人徒步赶往邻镇,好在人多,一路上家长里短的倒也不无聊。
走了一个多时辰,陆浅葱腿都酸了,这才赶上邻镇的集市。
刘大娘她们去买零嘴、布料等物,陆浅葱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直奔陶瓷匠人的店铺,买了几十只大大小小的酒坛,店主是个年过花甲的老翁,人很好,见陆浅葱下的单子大,便让自家孙儿拉了马车过来,亲自帮她把陶罐送回乌山镇。
说是马车,其实也不过是两匹瘦马拉着的简易板车而已,不过总比走路强。陆浅葱坐在一堆的陶陶罐罐间,叮叮咚咚的一路颠簸,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