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幼苗(中)(3 / 4)
则还不偷偷的送过去,哪会这么光明正大?
当然还有人猜,也许非常贵重,所以石敬瑭实而虚之了……
猜什么的都有,而刘家却被放到了风口浪尖上。早先大家也瞩目他们,但那时候更多的是恼恨——要没有他们,说不定大家现在早散了,虽然有安重荣的大军在后面追着,可那是石敬瑭的事,偏偏他们,因为在郑州,跑不了,就把大家一起连带上了,实在可恶!而现在,这种瞩目还多了一份贪婪,他们越不知道那是什么,就越觉得那是贵重的,到最后连遗诏都有人想起来了。
一些东西在暗中慢慢的酝酿着。
而那到底是什么呢?
那是一幅画,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真迹。”画一展开,赵方毅就脱口而出,当发现周围人的目光都有些怪异后,他咳嗽了一声,“那个,我看这个画色彩饱满有力,应该是真迹。”
“先生,现在不是说这个画是真是假,而是,你觉得这个画代表了什么?”若在现代她手里能有这么一副图那一定高兴的在地上打滚,周昉啊!《簪花仕女图》啊!那是国宝呀!那是放在博物馆里的东西啊!一副图别说一幢房子了,从别墅到学区房哪怕是帝都二环内的四合院都能换的!
不过现在,它就算闪着金边刘灿也不是太在意,她更想知道的是石敬瑭巴巴的送这么一幅画干什么?里面是不是打了什么哑谜?
赵方毅微微有些尴尬,他一向老成持重,会冒出那么一句也是文人习性爆发,毕竟周昉是唐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又最擅长人物,这仕女图又是他的代表作,也就不怪他有这点失态了。
当下他又咳嗽了一声,上前仔细查看了一番。印鉴、落款都是规规矩矩的,人物衣服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看了,又和同来的张天生商议了一番,最后道:“现在来看,这就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的原图了。”
“先生的意思是这就是一幅画?”
“就是一幅画。”
“那这里会不会有什么夹层?”
赵方毅一怔,张天生在旁边嗤笑了一声:“大郎想的太多了,你看这里,烛台映衬过去一目了然,哪里做的出夹层?”
张天生说话一直是这个腔调,刘灿也不在意,她皱着眉盯着那幅图又看了一会儿,最后摇了摇头:“就这样吧,大家先去休息吧。”
众人离开了,刘灿又盯着那幅图看了一会儿只有先收起来。让人打了热水,稍稍擦洗了一番就躺到了床上。心里有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