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3 / 5)
苏家的那个要求,竟不是苏娘子提的,不是苏家整体的意思,她以为的那盘大棋竟是莲姐瞒着苏娘子要下。莲姐虽是苏家的继承人,可只是继承人,这么大的事她竟然敢自己拿主意!
其实此时苏娘子也充满了惊讶,虽然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孩子一向胆大,可也没想到大到这个程度!她叫莲姐来问,本来只是担心,却没想到她这担心竟是真的。当下她瞪大了眼:“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孩儿知道,孩儿也知道母亲的意思,母亲是真正的慈悲心肠,不说苏家的利益,就是这其中的风险,母亲也愿意拿苏家来承担。”
原来在莲姐把这事说给苏娘子后就获得了苏娘子的赞同,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要高老爷写欠条,因为她知道这实在不合规矩,任何一个做官的都很难答应这种要求。而当时莲姐就提出了异议。这借钱可和募捐不同,后者就是拿出来了,谁也没想过还,前者可是真要还的,还要算上利息。高老爷人品好,不见得其他人也会如此,到时候对方不认账那这笔钱是要让大家认倒霉呢,还是由牵头的苏家来出?
前者,对所有人都不公平,更会伤害苏家的声望。后者,却是苏家要来做这个冤大头了。要知道这既然是借了,就不是像募捐似的,一家出个几百两就完事的,那时候哪个不要出个上千两?像他们这样的大户拿出一两万两也是应该的。这些钱加在一起,那可真不是一笔小数字。苏娘子虽然也同意她的说法,却又说这是善举,若官府真到时候不认,就由他们苏家认了也没关系:“其实我早有买粮的想法了,只是此事若有我们一家做,实在太显眼。弄不好就成了祸事,衙门若是真能做出却是两便。高家这个丫头,往日见就有些不同,想不到竟还能给出这样的点子,倒是难得!”
“母亲,这可不是几千两、几万两,有可能,就要上十万两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十万两是天文数字,但若均摊到一个州中,就太微不足道了,何况现在粮价飞涨,要想稳定住形式,这笔银子怎么也不会少了。
“十万两,我苏家还出的起!”苏娘子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霸气,当时莲姐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第二天就拿着账本来与苏娘子算了笔帐。苏家是家大业大,真的从总资产来看,是真不缺这十万两——跑一次远洋就要这个数了。可现在苏家并没有十万两的现金,真要调动也是各种艰难,弄不好就会影响了自己的生意,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候。
当时苏娘子也承认莲姐说的有理,就问她的意思,而莲姐则提出了那两点。当时苏娘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