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5)
堡,可他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朱抵愿意分他几颗人头他已经满足了,而现在,朱抵竟说要给他请功?这么大的功绩,就算只挂上一个名也是了不得的。
他当下也糊涂了,抱着拳:“卑下、职下唯公子马首是瞻。”
朱抵一笑,却不再拒绝,他愿意分出这些东西给娄坤,要的就是这一句。对于娄坤,他早有所了解,知道这人是凭着自己的本领杀上来的,虽然成为百户后胆子变小了,本领还有,不说别的,只看中固堡是几个堡台中人口最多的这一点就能知道了。除此之外,早先同娄坤杀上来的几个百户也分别驻守在附近的几个堡台内。
早先在大同的经历令朱抵知道,他不仅要练好自己的兵,还要有自己的势力。
这一仗看起来他是占了好运,赢得仿佛也不艰难,但这已经是他这几年积累的全部。的确就像他对娄坤说的,自己也不会掐算,但他在大同的关系告诉他,最近有蒙古人打听祡定堡这边的事情,所以这一次他才会把大部分队伍都拉出来。冲杀蒙古后军的那些骑兵大半是他从京城里带出来的,圈套中的万人敌,是他这两年积攒下来的。至于他在这支队伍上的花的心力,更没办法计算。
他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投入这么多,并不仅仅是想要一次的战功,更多的是积累是扩大,而现在,他终于跨出了这一步。
在分好了战利品后,朱抵就带着自己的队伍回去了,娄坤一直送出了十里地。而回到祡定堡,朱抵就拿出了安姐的信,这封信他一直没有回,虽然安姐在上面只说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但他直觉的这封信很重要,不能像过去那样随便写点就回过去。其实,对于朱抵来说,安姐信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好吃惊的,这种事他可以说是从小看到大。
南安王是没有再纳妾,再有侧妃,但却是有通房的,但整个南安王府也只有他同朱纳两人。除此之外,满京城的王府哪一家哪一户没出过这种事?不过是多少,大小如何罢了。
这些东西他知道的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稀罕,而在此时他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方他还有些模糊,但他知道一定要慎重对待。
“这封信,公子都拿出来看多少遍了?”说话的是一个圆脸青年,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早先跟着朱抵从京城出来的一个侍卫,早先朱抵待他一般,他对朱抵也没什么亲近的。那个时候的朱二公子对身边的侍卫都有戒心,待他们还不如那些江湖人士。不过这几年打磨下来,双方也合楔了。
这青年姓赵,单名一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