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变化(上)(3 / 4)
行了,要那么多做什么?
婆娘娶回来,有个人帮着做饭生娃不说,过上一两年,符合了要求,也可以去申请工作,那纱厂里的女工,做的好的,比男人还赚呢!那当初借的,一下子就都回来了!
因为有着这样的条令,巨岗内的成家率急剧上升,现在城内还是单身的,那不是要求高的再给自己攒劲存钱,就是那种浪荡子身上存不住钱的。
至于说种地,那可以说是庄稼人的本能,逃亡到巨岗的,大多都是当年的庄稼人,虽然来到这里后不是每个人都分到了地,但过去干了十多年甚至一辈子的营生也还是会的。就连最后一条,现在谁家的婆娘不学门手艺?就算不到纱厂里工作,在家也是要弄了个纺车做点营生的。
当然,咱们大赵人恋家,这巨岗虽不能说是故土,却也习惯了,要突然换个地方真不是太愿意,但这薪水给的可真高啊!
一个月三两!
这也就罢了,关键那上面说了,满五年,就给一块地,这地大小好坏,完全看这五年在那里干的如何,干的好了,那就有好的大的,干的不好了,那就次一些,小一些,可都有!
若是那地足够大足够好,甚至可以换成巨岗内的!虽然这种交换的比例很大,但众人还是趋之若鹜。土地,那是赵人的命根,家中没有几块地,就算有工钱有婆娘不缺吃喝,心中也是不踏实的,可是巨岗内的地,那是军爷才有的,而且普通的军爷也不见得能分到,他们这些人若没有天大的机缘,就更不要想了,现在到外面打工五年就能得到一块地,众人都觉得很划算。
当然,要到海外有危险,可公告上也说,是会给危险保证金的,就是说,万一碰上了海啸海难什么的,也会有补偿。至于其他的,众人都觉得不用担心,杨大人的信誉可是好的很,说过的,从没有不兑现。
所以公告一出来,家家户户就开始就这个问题商量了起来,有手快的,第二天就去报了名,有人带头,后面更是从者如云,半个月后,第一批符合要求的就被送走了,之后是第二批、第三批。
这些人走了,巨岗的空缺也出来了,虽然就算少了这些人,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会运转不起来,可既然有位置,杨毅自然是不想浪费,于是当初帮着巨岗修路的也有了条件。
现在附近几个县城的都知道巨岗的生活好,虽然地少,可是能吃饱,当初召修路的还有那么多要报名,此时要去城内成巨岗人了,更是一个个想法设法的要钻进来,只可惜巨岗也不是谁都收,给巨岗干过活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