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3)
这种笔的成本是多少,厂家不会赔本吗?
而这种笔在外面普遍卖一块,还有一些精品店能卖到两三块,虽然样式有点不同,但批发价却差不了多少,最多也不过一两毛的差价。而橡皮、钢笔和其他文具也基本上类似,总之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完全颠覆了我原本的常识。
我们家是贩卖布匹的,真丝、棉布、第戎,不同的布价格也不同,但据我所知如果一米能加上两三毛就是非常不错的收益了,很多时候不过几分钱的利就卖出去了,而要知道布的价格总是要比笔贵的。
七八块钱的布才能赚一两毛,而一块钱的笔却能赚六七毛,我终于理解那句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是什么意思了,起码理解了后半句。
王晶的生意做的不错,或者换句话说,他几乎顶了八中附近所有的文具店。一块钱的笔他只卖五毛,如果有人要到二十根以上的话还允许赊账,只要在一星期之内还给他就好了。
而一个学生当然是无法一下子用二十根的,所以多余的大多就被他们加上一两毛卖给了其他的同学--更多的是卖给了自己的邻居,因为八中的人大多知道直接找王晶去拿笔。
然后,就这样滚雪球似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八中附近孩子的文具基本上都是由王晶负责了。
薄利多销,很简单老套的销售手法,但附近的文具店却没办法效仿。因为他们要租店要交税,而王晶则完全不需要。别人也没有办法学,在学校里如果没有后台,做这样的事也是很危险的。
王晶最大的麻烦是老师,可是他卖的是文具,而且用他的话说,他只是帮同学稍了点文具,并不是在做生意。
偷书不为贼,好像只要和文化学习沾上关系,事情就变得雅致起来,如果王晶卖的是贴片或别的什么东西,绝对少不了要挨K,但因为是文具,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之,我所知道的就是,在一个月之后,王晶就把那一千块还给了我,而且,还多了二百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