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先富带后富(4 / 5)
闲了一辈子,猛然来了一桩大事,当晚翻来覆去想了一宿,竟没睡着。
次日一早,他就打发几个儿子、儿媳挨家挨户通知,让都在村口的大场院集合。
整个村子也就百来户人家,一家里出一两个代表往那里一站就完事了。
老村长年纪虽大,但身子骨不错,说起话来还是中气十足。
他甚至完全没用长子搀扶,自己就爬上场院中央那巨大的石碾,扯开嗓子喊:“今天把大家叫到这里来,是有大大的好事要说!咱们村里的飒飒娘儿几个……”
他刚把大概一讲,下面人堆里先是一静,然后议论声如热水入油锅般轰的炸开了。
前段时间师家母女四处收购菜蔬鸡鸭,大家都是知道的,阖村上下谁没去卖过呢?
自家的不够卖,还招呼在别的村的亲朋好友过来卖,多多少少都赚了一笔。
原本大家尝到甜头,还想着明年多多种菜养鸡鸭呢,没成想,她们突然就不大要了。
众人正失落呢,忽然又听到这好事,心里那点想头,瞬间又死灰复燃了。
有人忍不住问:“咋就要四户呢?咱们这么多人,咋分呢?”
一群人纷纷附和起来。
老村长低头看了看长子,后者狠狠往手里提着的铜锣上敲了一下,“咣!”
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老村长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有条不紊地继续道:“那大家伙都种地,怎么有的侍弄得好,有的侍弄不好?”
他这么说,大家隐约明白了意思。
挣钱的事儿自然都眼热,可这种事情还真是要看天分,有的人天生缺这根弦,着急也没用。
而且人家说了,这是个耐性活儿,得要有闲工夫有耐心的人才能做。
“那万一有好几十个人都擅长干这个呢?”
又有人问了。
老村长对此早有准备,闻言不慌不忙道:“那是自然,飒飒说了,她年纪小,精力有限,一次教不了太多人,头一批先要这么几户,等教好了,出徒了,再让那些人分别选几户教,一层一层这么排下去……”
这种类似金字塔推广的模式是最简单高效的,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覆盖全村,做到不漏一户,不放一家。
等全部筛一遍,谁擅长什么师雁行心里也就有数了,以后再有类似的活计,就可以优先派给适合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效率。
老村长大本事没有,但基本威望是够的,干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