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油豆腐(4 / 9)
子敲几下,然后伴着有节奏的“邦~邦~”声,气沉丹田,从喉咙里放出一声悠长的吆喝:
“换豆腐喽~”
木梆子声音极清极脆,似乎具备某种难以言说的魔力,能轻易穿透重重屋墙,让家家户户的女人们精神为之一振。
若有要的,便会从里间挖一勺粮食,带点肉痛地打发自家孩童去换豆腐。
出门前必要嘱咐一句,“慢些跑,稳着点,别跌了豆腐!”
小孩儿最喜欢这样跑腿儿的营生,能看热闹。
若豆腐郎心情好,甚至还会现场从那一整块豆腐上切一角下来,散与众人吃。
热乎乎的,带着浓重的豆香,对寻常孩童而言,已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零嘴儿。
师雁行这副身体小的时候,也曾去换过豆腐。
原主的父亲很喜欢吃盐水渍豆腐。
撒过盐巴的豆腐渗出多余水分,质地变得更坚韧,口感清淡,慢慢咀嚼几下,很香。
再配二两烫得热热的黄烧酒,就是一顿好菜。
可惜后来他病了,就再也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江茴盯着豆腐看了会儿,缓缓眨了眨眼,将那些忽然蹦出来的记忆碎片压回去,“豆腐也能卤吗?”
她记得师雁行以前说过,万物皆可卤。
师雁行笑道:“能,不过得稍微加工一下。”
豆腐干,油豆腐,腐竹,豆皮……豆子可真是宝啊!
早在五公县逛街时她就在盘算开店的事了。
只靠手头的卤肉不足以撑起一家店铺,但卤味系列大有可为。
目前看来,阻挡她去县城开店的最大因素是启动资金,菜色匮乏反倒不足为惧。
她的脑子,她前世的记忆和经历就是最大的财富,她整个人就是一本厚重的活的菜谱。
只要条件富余,花样要多少有多少。
师雁行大略算过,扣掉一年租金、押金和装潢,以及某些可能潜在的费用,想要维持现有生活水平不降,至少需要七十两。
而照现在经营的内容和销售量来看,满打满算,她们每月盈余也不过五两多,哪怕加上郑家给的四十两,想要攒够这七十两,起码需要半年。
这还是没有意外情况的前提下。
师雁行不想等这么久。
出名要趁早,赚钱也是如此。
师雁行往陆家酒楼所在的方向看了眼,意味深长道:“他们不来找我,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