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4 / 9)
,就算按照现在国家政策,一年少说也要拍个几十集,一旦进入拍摄,店铺就不可能正常运作。”
为了整顿越发混乱的影视剧市场,打从前年开始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真人秀综艺,从原来的无限量瞬间降格为一年只给一季;至于电视剧,也没能独善其身,就连总体集数和播放总时长也有了严格的规定。
而单元剧作为一种外来的新型模式,定位尚有些模糊,大体位于以上两种题材之间,各方面也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大有文章可做,完全可以用来打擦边球逃避规定。
而且单元剧有个无与伦比的好处,那就是一次性筹备的集数少、工作量小,连工作团队也略小于一般电视剧,而相应的,成本投入也低,比较机动灵活。这也就是当初为什么江景桐否定了杨柳拍摄综艺节目的提议,而是另辟蹊径的将它定位为单元剧模式的原因。
江景桐的顾虑杨柳一早就考虑到了,不过她并不觉得这是障碍,相反的,还可能是机遇。
就算是作为拍摄地,但也不可能每天都拍吧?按照正常进度算下来,一年最多拍摄五个月就是极限了,那么剩下的大半年,完全可以正常营业!
普通点心铺子都是全年开工的,可我们偏偏就干半年,歇半年,多有个性?就冲这份独一无二吧,想来也能吸引不少食客。
反正她也不缺钱,就是图个情怀,一旦手痒了,好歹也能有个正经八本施展的平台……
现在杨柳最担心的不是经营不了或是钱不够,而是是否也还有别的什么人盯着这块肥肉。
听了她的担忧之后,江景桐就笑了,“别说,还真有。”
有商业头脑的人不在少数,《知味》的热度上去之后,还真有那么几家餐饮品牌向祁凰透出合作的意思,不过跟杨柳直接要买店不同,他们大都看中了“知味”这两个字所隐藏的庞大商机。
那江景桐当然不同意卖啦,这俩字儿还是他女朋友灵机一动起的呢,当初合同离都写清楚了的:“商标、名称都归发起人杨柳所有”,就算真要商业化,祁凰第一个要商量的也是杨柳。
只不过没想到,她这么早就主动提出了,而且竟然开口就要买店。
“如果你真的想开店,”江景桐想了会儿,给她支了个招儿,“我觉得是不是把旁边的铺面也一起买下来比较好?”
当初选定那家铺面纯粹是出于方便拍摄考虑,所以地理位置并不在市中心,日均人流量并不可观,真要经营餐饮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