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4 / 9)
就恼不起来。
“既然小朋友你有路子弄这个,想必也知道,这好东西啊,是越来越少了,可市场呢,却是越来越大。”
“个人有个人的门路,咱们这个大圈子也算是错综复杂了,你放心,对寻宝人的身份和底细咱们都不会过问,多少年来的老规矩了,想来他们也知道,小友你就帮着递个话,有自然是好的,没有也不能强求不是?”
“这不转眼就是中秋节,多少大家子的都挖空心思挤破了头的寻么好东西,我也愁呢,一来不能愧对祖宗家业,二来不能负了底下人的信任,三来不能污了行里人的名声,这四么,真找着天才地宝了,也胜造七级浮屠不是?”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说,那就是全中国做中药生意的不止他一家,每到年节的时候竞争那也是相当的激烈,为了在众多同行中保持领先,人人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逆水行舟,你不进就只能被人戳翻了,然后永远的沉在海底,等着腐烂。
现在那些天然的好东西也是越来越难得,他们这行的买卖也不似从前容易,竞争的时候难免就多了点腥风血雨,一个个拼了老命的网络人才。
他们网络的人才不是咱们普通人常说的那种高学历的,而是所谓的寻宝人。
寻宝人,顾名思义,寻宝之人。他们很少有固定的大型组织,往往都是单身成行,最多也不过三两个人。寻宝人往往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本事,擅长在严酷环境中往来,搜寻那些已经日渐减少的野生的名贵药品,然后再或者自己或者通过中间人转手。
尹仲源的产业手下就有不少寻宝人,不过拿来的货也是按照三六九分了等级的,像元鸥出手的人参,那就是一等品。
它们的样子也许并不出奇,但效用可是真真儿的,药店也只会卖给那些真正识货的行家。
寻药这种事情也讲究个缘分和天时地利,没这些的时候哪怕你送了命都白搭,没准儿连根鸡毛都弄不回来,可要是顺手了,也许一锤子买卖就够挥霍一辈子的。
也不知真是年景不好还是同行的什么人犯了忌讳,今年的生意尤其不好做,国内几家大型中药铺子收获都不怎么地。
可越是这样的情况就越容易出头,试想下,就在别人都没有好货的时候你突然出了珍品,那风头不就大了嘛!
之前元鸥去尹仲源那儿卖过两次参,这老头儿就把她记下了,赶在眼下的关键时候,可不就亲自上门了。
论道理,老头儿亲自上门委实有点儿不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