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公子世无双(3)(9 / 13)
侍母纯孝,不管在外还是在内,都会五内俱焚,确实为釜底抽薪之举,但此事一出,日后不管谁诬陷王后,矛头都会至指若妃,反而让她不敢轻举妄动,此举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叔华以为,此人有大才,六国征战,若大兴兵力必引人侧目,能兵不血刃左右一国,减少兵力消耗,乃大才也。”
“孤亦是如此认为。”黑袍男子说道,“只是此人未露行迹,叔华可否代孤找出,诚邀至宁国,孤必视为座上宾。”
“叔华愿代劳。”叔华俯身行礼道。
……
茅草屋中烛火如豆,勉强照亮了方寸之地,公子樾跪于干草之上,展开了白日得来的绢帛。
其上四字:危机已解。
后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却是讲述了一个流传在霖国的小故事。
公子樾将绢帛靠近烛火,一字一字读着其上的故事。
说的是家族之事,然涉及长子与次子时,公子樾眸光停留片刻,迫不及待往下读去。
霖国宫内长子次子非同母所生之事天下皆知,可此次的事端却借由故事之名传遍天下,未直接点名道姓,却将其中的秘辛说了个清楚明白。
如何借士兵寻找之名暗下杀手,如何以寻找名义带回淞都,又是如何陷害其母私通釜底抽薪,母子一脉,母亲如此行事,儿子自然脱不了干系。
公子樾目光停留其上,后面的事并未发生,可一旦发生,即便他身处伯国,也会被霖国要求归还,只能四处流亡,无处藏身,而母亲身处困局之中,他又如何能不忧心。
一想到那样的未来,公子樾连心都在紧缩着,此法何其狠辣,一旦事成,不管他如何辩驳都无济于事。
可一旦阴谋浮于水面之上,便会让想要暗害之人投鼠忌器,即便背后有贵族撑腰,此法一旦实行,便是一一对照入座,遭万世唾骂。
一则故事,不显山不露水,却能解危难于未行之时。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公子樾的手指停留在那四字上,不知为何想到了与他同行两日的那人,他们出太烨山的方向与淞都相背。
那人熟悉丛林环境,必不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且会在官兵来寻时让他警惕而非直接靠近。
他的危机已解,太烨山危机自然也解了,行事之人会是他猜测的那个人吗?
除了他,公子樾竟想不出谁有如此大才,又会帮他至此。
“阙。”公子樾默念此名,将绢布放在了油灯上点燃,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