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记采访某上市游戏公司CEO(上)(4 / 6)
信半疑地体验了后,也承认改过之后的游戏有变得稍微好玩一点点了。
这次事件给了我很大鼓励,更重要的是,有几个同事愿意配合我了,他们甚至还会主动跟我讨论要怎么改进才会更好玩,我们头脑风暴出了好多有趣的点子,都是那个年代其他游戏所没有的。然而碍于时间成本,我们只能捡其中最简单的一些完成,很多优秀的创意,只能白白搁置。直到《A》第一个成熟版本制作完成后,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它就是屎,也是一坨镶了钻的屎。
可惜,没能高兴几天,负责人传来噩耗,这个甲方也倒闭了。负责人跑了几十趟,几乎住在人家公司门口了,最后也只要回来尾款的三分之一。
那段时间大家都很消极,觉得我们身上有倒闭DEBUFF,本来已经停止一段时间了,事情发生后各自又开始投简历、找工作。
负责人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喝酒,说自己很对不起我们,他把他个人这段时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补贴尾款,大家平分,就地解散。那天晚上每个人喝得都有点上头,其中一个程序就说了,Y,也就是我,是真的有花心思把这个游戏做好,不能被人玩到实在太可惜了。如果不是因为我,他都忘记了,他是因为想做出心底认定牛逼的游戏才去学的计算机。
他的话引来很多同事附和,我当场就借着酒劲提议,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时间分行李,我们一无所有,除了那一点钱,就只有《A》这个游戏了。我们应该用这些钱,把《A》推上线,让那些热爱吃屎的玩家知道,游戏还能这么玩。
我做梦都没想到那场酒后的胡话在酒醒后成了真,我们没分钱也没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搬进了更拥挤的办公室,省吃俭用办了执照,租了服务器,交了平台手续费,申请了游戏批号……一直到游戏上线那一天,我都觉得很玄幻。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游戏刚上线,就有三四万的在线量,要知道我们可是没有任何多余的闲钱用做宣传。负责人经验比较丰富,他说新游戏有这样的热度比较正常,但慢慢就会降下去,到时候有没有玩家留下来,就看游戏本身好不好玩了。
即便这样,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我预期很多了,平心而论,如果我是玩家,看到《A》这种类型的游戏,根本就不会下载。
在线人数果然逐步下降,到公测结束,收费系统上线时,稳定在线只有六百人左右,从四万到六百,落差太大,我险些接受不能,直到我看了内购销售记录……
当时身为一个穷苦青年的我,根本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