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离弦(一) 就叫李斯琳(2 / 4)
到,她回国的第一个周末,在跟蔺雨舟打坐和吃饭中度过。
李斯琳在家里窝到1月20日才出关。
这些天的相处中,李斯琳再一次见识到蔺雨舟的好脾气,以及他规律的作息: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晚上七点半进家门,周五则会早一点。这让李斯琳想起刚毕业时她的工作状态。她的性格并不适合这样的状态,而蔺雨舟显然乐在其中。
他每天回家都会顺手买些水果,那些水果在北京临年的时候都不便宜,草莓、车厘子、释迦果等等,也有便宜的苹果。到了家就洗水果放到李斯琳面前,而桌上是李斯琳或订餐或下厨后的饭菜。李斯琳是一个懂得报偿的人,蔺雨舟第一天买回的草莓他只吃了一颗,后来就啃苹果。聪明如李斯琳当然知晓那就是特意给她买的。她从不知拒绝别人会有这样的愧疚感,又或者蔺雨舟从来都是这样的人,喜欢把好的东西给别人。为了报答这样的慷慨,她就会准备晚饭。总之是多一副碗筷的事。
她记得蔺雨舟的饮食习惯,他从前没有明显表示出某些特定的挑食习惯,但每次聚餐的时候他不太动带有“深色”的菜,比如茄子、紫甘蓝之类;碰到带有豆腐和鱼的菜,他会多吃几口。她订餐或下厨的时候,会有一个他爱吃的,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来。
她在国外呆太久,回来后报复性食辣,听到“汉堡”两个字会条件反射胃胀。所以他们的餐桌上大多是两道辛辣菜品加一道清淡菜品。而蔺雨舟,每一道菜都不放过,很认真吃掉。
两个人一起吃了好几顿晚饭,最让李斯琳意外的是,他们席间有的聊。
从前找话题多难呢,她至今记得那种搜肠刮肚换话题的感觉。蔺雨舟并非不愿理人,只是那时他真的话少,他们的对话几乎不超过五个回合就会陷入沉默。李斯琳跟朋友们一起的时候没有过那样的冷场。那时她欺骗自己是性格使然,直至后来,她看到蔺雨舟在他的学习小组自信展示,跟同学们有来有往,才意识到,没话聊就是没话聊。他们之间的沟通壁垒源于领域的不同,尽管他们从前学科相近,又都就读于清大,挂着校友的头衔。
没话聊等同于不合适,这个道理,她过很久才懂。
她惊讶于蔺雨舟的改变,甚至在他给她展示他参加救援的照片的时候,久久看他。这种有来有往的感觉,让她恍惚觉得他们是真的做了几年好朋友,那几年光阴好像并没虚度。
吃过饭,他们会一起吃水果。沙发终于有了使用场景。
那情形是这样的:李斯琳盘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