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番外三:宋良玉(7 / 10)
“好的。”
一场婚姻走到尽头或许就是这样的,总要有人自食恶果。俞书南知道她应该承担这一切。下一次再带宋秋寒去奶奶家等电话的时候,她不会在一旁站着了,尽管她那么想念宋良玉,想听听他的声音,可她知道她应该放手了。
俞书南是从那时起真正长大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从前是多么自私、任性、不堪,她也终于懂得宋良玉,他那样的人,根本不屑于与父亲一起拆散他们。
俞书南开始更加努力工作,她想的是,他们离婚后,她要带好宋秋寒,一个努力的母亲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她功底好,态度诚恳,学生们喜欢她。除了教课,她还业余做教务处的工作,调研学生家庭、发放助学金、组织学生活动。慢慢的她变得开朗了,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她的西方文学课成了学校的明星课程,很多外系的学生也会来旁听。
她成了春大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她从前也是风景,但那时她年轻,是青春赋予她美丽;而后来,经历岁月沉淀,她的美再没什么能夺走。
她去接宋秋寒放学,他的同学们会围着她不散,她还听到那些小孩子对宋秋寒说:“你妈妈可真好看呀!”
俞书南后来爱上做衣裳。她买了布,自己做。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不想看书,就在灯下做衣裳,缝纫机登登登响,令夜晚没有那么漫长。她也给宋良玉做衣裳,尽管她觉得他永远不会穿,但还是会做。她用给自己做衣裳的余料缝在宋良玉那件衣裳的袖口上领口上,或是兜口上。两件衣服放在一起,一看就是一块料子上下来的,挂在一起看起来十分亲密。
宋良玉回来那天,学校临时给她加了一节课,那时是冬天。她穿着自己做的暗红的及膝棉袍,斜襟上几颗黑珍珠圆扣,站在讲台上讲西方文学。一中一西形成了鲜明碰撞,宋秋寒拉着他去接俞书南放学,推开教室的门,宋良玉就看到这一幕。
俞书南写了板书“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回过头里看到宋良玉和宋秋寒站在阶梯教室后门。宋良玉还是那样笔挺干净,眉眼如初,她的心砰的跳了那么一下,下意识看自己的衣裳,还好,整洁干净。
宋良玉和宋秋寒在后面找了仅有的两个位置听她讲课,诺大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俞书南站在那像经年不朽的画。宋良玉突然想起那时为何爱她。她从来都是特别的,不争不抢安安静静,就连她满身的才华都没能让她张扬起来。就像今天,她明明是这间教室里最独特的那一个,可她却带着谦虚。
或许她所有的棱角和尖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