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考古手记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1 / 8)

提到西域,提到丝绸之路,就不得不提到张骞。

张骞曾两次出使,一次在汉武帝建元三年(前一三八年),一次在汉武帝元鼎元年(前一一六年),史记上评价其为「凿空」,即前无古人,开辟之举。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使用「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时,便将张骞通西域作为这条东西方交流要道的开端。

当然张骞走得还是很辛苦的,中途曾被匈奴关了几十年。

学界一般认为地理上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始,抵罗马终,为了好理解,我们用王国栋的名作《我是一匹骆驼》来说明:长安烟一般轻盈的宫廷缪斯啊,

你把我变成一匹孤独的骆驼,

面朝着荒漠,和慈悲的佛。

边关的箭啊……

射向我!射向我!

射裂了我!

我的魂在沙漠北面。

我的魄在沙漠南面。

何时才能见到你啊!

缪斯?

难道只有越过高原,

抵达爱琴海边?

……

这首在人民警察报的「小星星」文学副刊发表(稿费两元三角)的划时代的伟大诗作,很好的解说了丝绸之路的南北两条路线的问题。

北线,从长安开始,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过从玉门关,穿过沙漠到哈密,沿着塔克拉玛干北面的绿洲城市吐鲁番(高昌),焉耆、库车、阿克苏等,然后到喀什。

南线,从玉门关出来,沿着大漠南边的绿洲经米兰、尼雅、克里雅、和田(于阗)等等到喀什。

汇合后继续向西,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穿过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最后达到地中海沿岸——很遗憾不是爱琴海,借以此哀悼国栋死去的爱情——的罗马(大秦)。

其实原来还有一条中路,并且是中路最早,张骞第一次出使取道天山南麓,走的就是中路。中路先到罗布泊,再沿着涸海北岸到楼兰,然后再北上到喀什,不过因为楼兰的废弃,中路也早已不复存在了。

这次的科学考察,走得就是中路。

科考队有十五个人,其中两个是向导;带了二十七峰骆驼,几乎一半用来背仪器和给养;一台大功率电台,这是联系外界的新式武器。可就算这样,过戈壁滩还是在拿命赌博,历年来因为科考牺牲在沙漠里的也是大有人在。

茫茫戈壁,空中没有一只飞鸟,地下不见一点绿色。

当年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