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 4)
纪,入仕之后当在翰林院行走几年再外放,几年之后,世上再无贾环此人。
只他想得明白,奈何后宅风波不平,若真在这乌烟瘴气的贾府苦熬几年,他还真担心自己哪天便醒不过来了。
贾环坐在床沿,双眸明明灭灭,以世家的骄傲,是不屑这暴发户一样的贾国公府一草一纸的,他若是带着赵姨娘出京,必定要过几年苦日子,只是他有远超晋朝几百年的学识,为了打消赵姨娘疑心而藏拙重温,他也是不愿的。
如今他年方八岁,按时间算,那以一双慧眼留名千古的晋武帝正是弱冠,手下无谋臣,帐中无良将,若是他去投奔,做上几年谋士,名正言顺入官场,也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晋朝与大御不同,大御讲究“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非内阁不为相”,而晋时科举初兴,并不十分注重什么进士出身,几代名相俱做过皇子谋臣。
打定主意后,贾环却没了睡意,翻身起床,披了件厚祆,便推开房门去了院子里。
这会天还冷着,但胸中一股热气却挥不散,贾环缓缓打了套五行拳,方平静了些。
望着漫天的星光,想起还算辉煌的前生,贾环忽然有些茫然,自已上一次这般心潮澎湃是何时呢?
斗倒摄政王?不,他是有些兔死狐悲罢。
拜相?那时自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锦书一策,诛杀狄族十万兵时,只有夜夜噩梦。
那年破下惊天奇案一举成名时,他日夜筹划着如何不引起幕后之人的报复。
现在想来,也惟有连中五元时暗自欢欣过罢,只那六首之梦生生被不喜世族的圣上以“卿之容止当为探花”给破灭了。
他一生追求尽善尽美,却不知后世人如何断他功过?呵,许是褒贬过半罢。
折一节枯枝,掠一树寒鸦,舞一曲剑意,笑一场沧桑,熟悉的君子剑式,陌生的稚嫩身影,风声过耳。
他高中那年,与同窗谈笑累月未归,父亲为一个故意小产的爱妾杖责了他母亲,几个庶兄买通下人给她下了致人虚耗而亡的药物。
他出孝那年,定国寺偶遇的大长公主非他不嫁,皇帝将他申请外放的折子留中不发,那个等了他三年的烈性女子在他的沉默下悬梁自绝。
他救驾之时,默默护卫他十年的暗卫全员赴死,诛灭刺客,换得他“纪卿悍勇护驾,忠心可期,朕甚悦之”。
......
贾环顿住脚步,久病的身子一个踉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