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谭家厅(1 / 8)
五月一到, 夏天的身影就近了。
离七月的航空科技大赛只有不足两月。迎璟临危受命,准备时间本就仓促, 相当于一切从新开始。栗舟山担任这次比赛的指导老师,在极短的时间内, 通过对赛制的熟悉、对团队优劣势的分析, 迅速制定了参赛的项目——
在迎璟团队目前研究的模拟虚拟技术基础上, 衍生升华,完成后续一系列的实体航发模型建造。
也就是说,运用他们自己研发的技术,产生成品, 化虚拟为现实。
这个设想, 是迎璟提出来的。
别说团队成员, 连栗舟山也是一惊,“你要想清楚,这个技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原理说起来容易, 实际操作起来,对精准度、性能分析、以及材料选用的要求很高。一旦任何环节出错, 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祈遇也赞同教授的看法, “这相当于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仿真程序这一块, 我觉得还能过关, 可是, 我们真的没有尝试过投入实际生产。”
周圆:“是的哎, 参加比赛,是不是以稳妥为首要比较好?”
迎璟却异常坚定,“你们可以看看本次大赛的主题,整体化、自动化、规模生产、低成本,以及复合材料的运用。你们再看一下本次参赛的所有队伍,我大致分了类,都是偏向于某一项技术的展示。大家实力都不弱,你想稳中求胜,就非常难了。”
他在白板上画了一幅简洁的曲线图,“而我们,如果能把这条完整的技术链条呈现出来,无疑就是加分的。”
迎璟看向大伙,掷地有声:“难,才有看头,才能独树一帜。我也做过分析,以我们目前的水平,虚拟建模阶段,完全没有问题,接下来的时间,主攻材料选择、性能调试,还有一个半月,拼一把,行不行?”
短暂安静。
栗舟山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祈遇和周圆面面相觑。
坐在一边沉默少言的万鹏鹏,率先举手:“老大,仿真程序的优化,我来负责。”
有了第一声支持,形势便渐渐趋于明朗。
接着是张怀玉,她手笔直朝天,绷紧举高,“我来负责基础数据的搜集,我会把每一种材料的特点做出汇总,大家一个一个试验。”
周圆摊手,“既然决定要冒险,那就一起喽。”
年轻的面孔,有笑容覆上。
迎璟的表情,始终平静,对于团队的意见转变,也没有半点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