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寻找杨九(2 / 3)
看我。
“冬儿,”包大人皱眉,“你有什么好的法子?”
进入庆州之后,包大人就开始叫我“冬儿”,看来他也知道叫我冬瓜会引发演员笑场和观众崩溃。但是那个“儿”话音后缀,每次都让我不寒而栗浑身寒毛直竖,我情愿他叫我瓜儿。
“反正都是做戏,为什么不做的狗血一点?”我给包大人出谋划策,“就说老爷来庆州,名义上是为了做生意,其实是想寻找自己多年前失散的儿子,杨九,让店家帮忙打听呗,四处贴布告找呗,重金悬赏,不比大家没头苍蝇一样干打听强多了?”
“可是老爷姓包……”公孙先生弱弱申辩。
读书人真是死脑筋,我没好气:“谁规定一定要姓包的,我们改口叫他杨老爷不就成了么?或者就说老爷的儿子叫包九,当年送给一户姓杨的人家了,改名杨九,不行么?”
“为什么老爷的儿子会丢在庆州呢?”张龙坚持故事的真实性要强。
“当年穷啊,”我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年轻的时候不成熟,不务正业,妻离子散,养不起,就送人了。后来经人点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生意做大之后,想到百年之后无人送终,所以想找儿子了,不行么?”
包大人有点被我说动了:“只是……重金悬赏……此趟来庆州,实在没带很多银子。”
“你可以打白条啊,”我对包大人的不开窍甚感痛心,“当官的有几个不打白条的?说给就给啊,就是逗你玩儿,你要有意见,就让你蹲大牢,让你躲一辈子猫猫。”
包大人有点生气:“言而无信,何以为言!本府……本老爷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我叹气,难怪现代没有包青天了,这么死脑筋,在精英辈出的现代社会如何生存下去啊。
“或者迟些给赏金喽,”我耸耸肩,“反正是皇上要查这个案子的,他出这个钱也在情在理,那坛子好死不死漂到他面前,他不得意思意思?”
包大人沉默。
关键时刻,展昭发言,话不多,但很有左右走向的力量:“依属下之见,可行。”
“学生也觉得,可行。”公孙策投票赞成。
“属下也觉得……”张龙话还没完,包大人一锤定音:“好,就依冬儿的!”
于是张龙郁闷了……
————————————————————
说干就干,公孙先生大笔一挥,几十张寻儿启事洋洋洒洒挥就,张龙央店小二给熬了一碗浆糊,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