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2 / 7)
:“好……”
她应允得如此干脆,贤妃倒有些意外了。
郑宓道:“明辰所犯,谋逆之罪,陛下顾念手足之情,未曾重责,只将他贬为庶人,关押于宗正寺大狱之中,已是仁慈。希望他余生不负圣恩,痛悔己过。”
这话说的是皇帝宽厚,对上皇第五子明辰已是网开一面。
其实是告诉贤妃,明辰要在大狱中囚一世,是好是歹,全凭上意,要她见好就收。
贤妃听得出来,可她拿捏着的这桩秘事,已是她最后的筹码。
而明辰的余生却还有漫漫数十年,贤妃不得不再讨要些恩典。
“陛下仁厚,天命所归,泽被万民。明辰是罪人,就在囚室中草草一生了,罪妇没别的心愿,只盼明辰这一生,能完完整整地过完,再留个后嗣,让他不至于血脉断绝,身后无人祭。”
郑宓皱了下眉,她不耐烦再与贤妃周旋,更不耐烦听她得寸进尺,正欲开口,却听淑太妃道:“好,我应你。”
郑宓惊讶,她转头看了淑太妃一眼,却见太妃容色,极为平静。
唯有嗓音带着些微颤音:“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贤妃得偿所愿,自然不再拖延,她自地上站起,开口说道:“是公主从江南回来的那一日。”
她用了旧称,称明苏为公主,说完了第一句,她看向淑太妃,眼中有些恐惧,有些怜悯。
那一日公主自江南归来,一路风尘,颠沛流离,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精神气都像是被抽干净了,模样极是憔悴狼狈。
她被带入宫中见皇帝。
见了皇帝,她依旧为郑宓求情。
可她却是没什么底气的。
郑家倾覆之时,她拼尽了全力,险些搭上自己的命,都未起分毫用处,更何况是这时逃亡出京,被人捉拿回来。
她那时也就十来岁,少年人固执痴情,脾气倔,认定了一人。
即便被她抛下,即便自己也身处危境,生死全在他人一念之间,却还是心心念念着,想要心上人活下去,想要为她求得一条生路。
“陛下前一夜是宿在我宫中的,那时他已接到公主翌日入京的奏报了。
郑家没了,皇后也殁了,朝中情形早已是翻天覆地,与从前不同了。
公主不过一名女子,又为陛下厌弃,回了京又能做什么?
我随口问了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公主,他不曾回答,面上却是玩味之意甚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