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3 / 4)
小脸上努力显出慈爱的模样:“我知道的,你放心,我会独自前来,不带侍从,不携亲朋。”
君瑶:“……”
她欲再度拒绝,却看到汉王红肿的眼眸,与因疼痛褪去了血色的双唇,拒绝之语便又吞了回去。
罢了,待殿下伤好下山,她自会离去,到时便是殿下再来此地,寻不见她,也只能作罢。眼下不如让她高兴一会儿。
汉王见君瑶不开口,只当她默许了,果真高兴。
看吧,她就知道,其实君姐姐孤身独处,也很孤单的。
汉王觉得她们相处三日,又说过许多话,应当算得上有些熟悉了,她的话也跟着多了起来。
“我赴临淄是去就国,说是就国,其实并无熟识之人,也算是独在异乡,做了异客。你放心,便是我想与人同来,也寻不出能与我结伴之人。”
既是隐居山林,可见不大喜欢人事纷扰的,汉王再三保证,必不会搅扰君瑶清静。
君瑶不说话,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她在听。
汉王越发有谈兴,一双亮晶晶的眼眸望着君瑶,继续絮叨:“我还是喜欢洛阳。只是洛阳很乱,大家都争来争去,绕着一个皇位……”
说到这里,汉王顿了顿,迟疑着望向君瑶,不知她晓不晓得京中大事。
隐士多半极有能耐,譬如当下在京中搅弄风云的那位卫先生,原先便是在邙山做隐士的。足不出山,而知天下事。
但邙山究竟在京郊,要打听什么也容易得很。
西山便不同了,地处偏远。且君姐姐冷冷清清的,看上去便是对世事漠不关心的模样。她兴许是个不问世事的真隐士。
汉王想了想,便说得明白了些:“如今在位的是我侄儿,叫萧德文。我还有四位兄长,一名幼弟,他们都想做皇帝,便不大服气陛下。我阿姐受先帝遗诏,做了顾命大臣,要保扶皇帝,几拨人便争来夺去,京师也不大安宁。”
她眼角低低垂着,语气间含着困扰与心烦,却又是全然置身事外的模样,仿佛说起的是对门邻舍有几个孩子,很不争气,绕着一份家资打得头破血流。
君瑶莞尔,继续听她说下去。
汉王见她没有听得不耐烦,顿时很高兴。她就知道,君姐姐独在山林间,必是很闷的,多与她说话,她虽不笑,心中定是爱听的。
“虽叫纷扰所搅,但洛阳还是有许多好去处。若是春日,最好往洛水畔。”汉王露出一个努力回忆的神色,仿佛是回想春日洛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