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4 / 4)
,看了那锭银子许久,又挣扎着将目光挪开,硬邦邦道:“不过两张铺盖,不值这许多钱。”
说罢,也不接银钱,将烛台置于一旁案上,转身径直入内去了。
汉王见状若有所思,低声道:“他似是很舍不得这锭银子。”
李舍人走到汉王身旁,点了点头:“殿下说的是,只是观房舍,当是村中宽裕人家,不至如此。怕是主人家这一阵子遇上棘手之事,花费了不少银钱,正当拮据。”
汉王立即便想到季温所行之事。
这时自内室走出一名老者。
老者垂垂老矣,慢腾腾地走出来,身形在微弱灯芯映照下,微微摇晃着,好似随时会倒地一般。汉王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搀住了他:“阿翁慢点走。”
李舍人吓了一跳,那老者颤颤巍巍的,也不知是否染恙,可别叫殿下过了病气。他忙上前,搀过老者。
汉王懵懵懂懂的,只以为是她扶的不好,让开了。
老者在一张破旧的草席上坐下,喘过一口气,方将目光挪到汉王身上。
他一双眼眸浑浊老迈,脸上也皱巴巴的,却是意外的和蔼,开口道:“这位小郎君从何而来?”
汉王答:“我自京师来,游学至此。”
老者点了点头,见汉王身上衣料,又见她举手投足间的做派,便知必是大家公子。他叹了口气:“家中贫寒,怕是要使小郎君受委屈了。”
“深夜叨扰已是惭愧,怎敢言委屈。”汉王连忙道,转念又想起方才那男子迟疑之下不肯收银钱,又道:“些许银钱,聊表谢意。”
李舍人会意又自袖袋中取出一锭银子,这锭银子比方才那锭大得多,足有两倍分量。
老者一惊,忙欲推辞,然推辞之语到了嘴边,他目光落在银子上却迟迟张不开口去。
汉王留心着他的神色。内间传出些许响动,仿佛家什搬动之声。老者抬首看了看汉王,又看了看李舍人,缓缓将手伸向那银子。
他动作本就慢,这一接一取好似更慢了。
老迈的手上布满老茧与皱纹,皆是沧桑岁月的痕迹,一锭银子好似沉重的很,老者接过,满面羞愧地低下头去:“不当取小郎君银钱的,可家中已有两日无粮下锅了,老朽倒无妨,一把老骨头了,也没几日活头,但我还有一孙儿,尚不满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