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3 / 4)
大振,忙要乘胜追击,再劝几句,便见陛下摇了摇头,道:“此事不必再提。”
丞相垂头丧气地走了。
濮阳见他出殿,也跟着垂头丧气起来,闷闷不乐地回去寻卫秀。
她与卫秀必不会有子,然而东宫又确实不可无主。她原指望汉王,汉王之子亦高帝血脉,总归不致使帝系旁移,谁知这许多年,汉王也无所出。
濮阳无奈得很,靠在卫秀肩上,低声抱怨道:“皇室凋零至此,竟无昌盛之象,大臣们更要有话说了。”
卫秀柔声安慰:“总不致无路可走。”
濮阳便悄悄瞧卫秀一眼,卫秀镇定自若,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濮阳深知,以阿秀之智,以她们之情深,阿秀定是知晓,她断然不会答应大臣所请,所谓侍君也只会存在大臣们口中罢了。
她们之间,此生都不会有第三人插足。
可,话虽如此,阿秀便当真一丝也不在意?
濮阳想了想,倘若阿秀是皇帝,大臣们三番五次,欲往她身边添人……濮阳怒意大盛,不止怒,且还酸,仿佛灌下整坛老醋一般。酸得心都要化了。
她光是想想,便如此难受,阿秀却不动如山,安然自得。
濮阳愈加哀怨。
此后几日,便是上巳。
每逢上巳,宫中皆会设宴,遍邀公卿。
宴设于太液池畔,池畔有流杯亭,君臣可于其中,行曲水流觞之雅事。上巳佳节,本就风雅,除去曲水流觞,还有诗文相合,歌舞助兴。每年上巳,宫中行宴,常有才捷之士,出佳句佳篇,传颂京里。
今年想也不会意外。
此等盛事,卫秀也列席其中。她亦是文采斐然,才思泉涌之士,与人言谈,口出雅句,其行止言辞,颇使人神往。
宴饮起始,便有不少俊才聚到卫秀身旁,向她讨教。
濮阳则在另一端,与大臣们说笑。她不时留意卫秀那头,见她面有笑意,也跟着弯了弯唇。
宴设于园池,绿草绵延,树木峥嵘,池水随清风微漾,一派秀丽之色。御座前不远处,一大臣见皇帝心情颇愉悦,端起酒爵,携子上前。
这位大臣年不过四旬,白面微须,仪表堂堂,其子亦姿容甚美,紧随其父身后,落落大方。
“陛下。”那大臣先行一礼。
濮阳自卫秀那处转眼看过来,见是御史大夫,笑了一笑,道:“柳卿。”又望向他身后,“想必这便是卿之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