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3 / 4)
舒服地叹了口气,宛娘一抬头,便看到崔云姬温和地看着她,见她望过来,崔云姬含笑道:“如何?”
“醇而不伤,是好酒。”宛娘赞道。
崔云姬无声地轻点着案面,听她如此赞誉,她点了点头,把酒壶推过去,道:“没想到会遇上你,便只带了这一壶,不过我不嗜酒,你看来也不是沉迷此道的人,这一壶,应当也够咱们两人喝了。”
说起来还是她闯入了人家自饮自酌的雅兴,宛娘有点不好意思,但见崔云姬笑意坦诚,毫无阴霾,她又心软起来:“大人说的是。”
之后,崔云姬便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风起,凉意刺骨,她令仆役将四面的帘子都放下,将寒风隔在外面,自取了本书来看。
在外,崔云姬是积威日重的京兆,京师百姓的父母官,在家,她自在得很,怎么舒服怎么来,毫无架子。
宛娘很喜欢她这样的性子。她以前见过闵世杰在外在内都是那副谦和的好人样,就如戴了一张揭不下的面具,连旁观者都觉得心累。而崔云姬洒脱的行径,却让人倍觉亲近。
她自顾捧着书看,便是要宛娘自便的意思。宛娘见一旁还堆了一叠书,粗粗翻了几本,都是野史话本。
崔云姬看得津津有味,待她放下书,便见宛娘也在看。
如此怡然自得的相处,丝毫不见隔膜,熟悉地就如她们已一起过许多回。崔云姬有些失神,随即又是苦涩一笑。
天色渐暗,话本文笔不错,情节跌宕而紧凑,宛娘看得投入,再抬头,便看到崔云姬已起身,她站在亭边,那里的帘子已卷起,适才的冷风也已平息。
从这里,能纵观整个湖面,能看到对面的林立的树木。天色才昏暗,府里的仆婢便点起了等,沿湖灯盏皆亮,昏黄的灯笼,在算不上夜的天色下,有一种孤寂、惆怅的别样风情。
“大人……”宛娘低声唤道。
崔云姬转过头来,温柔浅笑,只是那眼角深深的寂然还来不及掩去:“看完了?没看完便带回去继续,我这里多得是这种杂书,你若喜欢,就令阿茶去寻,她知道放在哪里。”
宛娘失语,她觉得崔大人就像适才饮的酒,醇而不伤。她没有被崔云姬先前那一篇发自肺腑的话语打动,却很为眼下温馨平实的场景心动。她发现,崔大人就是一个体贴温柔的人,她这段时间的避而不见,兴许不是她已放下,而是,她在成全她的拒绝。
“怎么了?”见她不语,崔云姬奇怪地问了句,宛娘只是怔怔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