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长更(9 / 15)
。
周都督骂骂咧咧了一阵,道:“我不在江州的这段日子,你只管跟着先生读书,闲时不要乱跑,没事做就去你伯祖父身边待着,看他是怎么管理民政的。”
周嘉暄面露诧异之色。
“怎么,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让你学你伯祖父?而不是学我?”
周都督声音拔高了些。
周嘉暄抬起头,直视祖父,“请阿翁为孙儿解惑。”
坊间传言,周都督领兵马,周刺史管民事,堂兄弟俩表面上亲如一家,其实势同水火。周百药俨然将周刺史当做父亲看待,每天围着周刺史打转,对亲生父亲周都督却横竖瞧不上眼。有人说周都督想暗害周刺史,但都被周百药发觉并及时救下周刺史的性命。
正因为此,周百药越来越憎恨父亲。
周嘉暄听过很多类似的传言,据他观察,祖父和伯祖父之间不像外人传说的那样面和心不和,但确实有矛盾,而且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周都督收起笑容,“青奴啊,人各有志,我和你伯祖父想法不一样,他是读书人的那一套,我是野路子,我们俩说不到一起去。不过我们都姓周,周家人的胳膊不会往外边拐。”
说到这里,周都督捋须微笑。
“青奴,你和祖父的想法也不一样,是不是?”
周嘉暄心头凛然,额前沁出一层细汗。
祖父还是知道了。
周都督叹口气。
想他周麟一辈子吊儿郎当,没想到儿子和长孙一个比一个古板,唯有最小的青奴资质不错——可这个孙子太正直了。
他忠君,或者说,他忠于自己的理想。
忠君没什么不好,放在以往,这是好事,放在乱世就不一样了。
尤其当周家还有个在民间传说中一直等待时机准备造反的大都督的时候。
周嘉暄起身,双手平举,向周都督行稽首礼。
既是道歉,也是表明他的决心。
周都督看着孙子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地行完礼,神色复杂。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周都督在战场上拼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妻儿过上好日子,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出人头地,他没有崇高的理想。
周嘉暄有。
有一个优秀的孙子是很值得自豪的事,可问题是这个孙子太优秀了。
周都督宁愿孙子自私一点。
只有那样的人,才能在乱世中保住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