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番外(4 / 6)
李令月不和她多客气,打发薛崇胤和薛崇简去找鸿奴和二娘玩,卷起袖子,等着吃面。
宫婢不一会儿送来冷淘和其他十几样菜蔬汤羹,琳琅满目,食案摆得满满当当的。
李令月吃面的时候,裴英娘盛了碗莼菜汤慢慢喝,等她吃得差不多了,笑着问:“阿姊看上谁家小娘子了?”
李令月喝口茶,想了想,不答反问:“他们的府邸,就定在兴宁坊?”
裴英娘笑容不变,轻声说:“阿兄挑的地方,宅子是新建的,不会委屈他们。”
李贤和房氏远在新罗,不会再返回长安,但李旦坚持派人把他们的儿女全部接回长安抚养。以后所有亲王不必奉诏去封地生活,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必须待在京畿内,没有皇帝的许可,不能离开京畿去其他地方居住。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软禁。
几十年间,皇室内部发生了太多皇权之争,获封太子的皇子往往不能顺利继位,皇位更迭背后通常是一场或几场兵变。
李旦要改变这种状况,确保鸿奴将来能够平稳地继承皇位。
第一步,削弱王室的力量,让他们整日沉浸在长安的声色犬马之中,醉生梦死,无力发动政变。
所以李贤的儿子们必须回来。
以后李贤、李显的后代子孙,包括鸿奴自己的后代子孙,都将被拘束在长安城内,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穿不愁,唯独没有太多自由。
这个法子有好的地方,它能稳固朝政,确保李旦和鸿奴的地位,但也埋下了很多隐患……皇族丧失战斗力,一旦外敌侵入,他们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好在这只是李旦的初步想法。朝政之事不能马虎,每一个政策的制定关乎千万百姓,至于宫廷内部的纷争,不会影响到下层老百姓,尚有回旋的余地。目前先稳定局势、巩固地位,以后再慢慢调整政策,既然没有完美无缺的办法,那就先从眼前的难题着手,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计划可以一步步完善,总能找到应对之法。
比如关于将帅久任,不按时换防造成的边将拥兵自重的局面,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隐患。
裴英娘授意王浮数次上书,他曾在边关待了几年,所见所闻更有说服力,朝中几位宰相开始重视兵力布防的问题,至少他们会更慎重地考虑节度使的人选。
一边变相软禁宗室子孙,一边对外收回此前赋予边将任命将官的权力,同时派出执失云渐、秦岩等十数名大将隔断突厥、吐蕃,减轻河西走廊和剑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