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4 / 6)
低嗯一声,不说话。
李旦有他的计划和考量,他对她有多在意,对其他人就有多冷漠,素来不大管别人的生死,她早就知道这一点,不会因为同情外人而去逼迫他改变。
更何况此事关系重大,武太后这会儿正在气头上,想再抓几个袁宰相的“同伙”,好坐实袁宰相谋反的罪名。
李旦摘下几朵蜡梅花,别到裴英娘的发鬓上,浅黄花朵很配她身上穿的杏黄明绿间色裙,“昨晚宫中夜宴,袁相公当众说起汉朝吕后的故事,规劝母亲还政于七兄,母亲勃然大怒。”
武太后雷厉风行,立即命人以谋反的罪名查抄袁府,袁家女眷入掖庭宫,男丁和袁宰相一起入狱。
李旦问裴英娘:“你想救袁相公?”
她摇摇头。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能够坚持信念,不畏生死。他们刚正不阿,秉公直断,傲骨铮铮,哪怕一路跌爬滚打,受尽坎坷,最后只能落一个粉身碎骨,凄凉收场,也在所不惜。
裴英娘佩服这样的人,敬仰这样的人。
然而她自认无法做到像袁宰相那样,明知不可为,还是以卵击石,奋力一击。
袁宰相谨慎了一辈子,活到七老八十了,竟还有这样的热血。
她长叹一口气。
两人靠着坐了一会儿,桐奴过来请李旦去书室。
他站起身,揉揉裴英娘的头发,“下午这里晒不到光照,坐一会就进去。”
她点点头,“我晓得了,你去忙吧。”
心里却腹诽,还不是因为他昨晚太狠心了,任她怎么撒娇都不肯停下来,害得她现在还觉得腰酸,这样坐舒服,她就不进去!
等李旦走了,她叫来阿禄吩咐,“袁家的子孙中,年幼者多半会被流放到岭南去,让那边的人注意南下的车马,若是看见了,好歹照拂一二。”
阿禄答应下来。
她望着庭中沐浴着萧瑟寒风独自盛开的蜡梅树,想起以前在长安时和袁宰相的几次交谈,裴宰相遭到贬谪以后,她以为袁宰相会走另一条路,没想到他比裴宰相更决绝。
※
长安,大理寺。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几个狱丞的簇拥下走进一间净室。
出身不同,贵贱不同,关押在大理寺期间的待遇也不同。
比如袁宰相,因官居三品,在朝野颇有威望,即使以谋反罪关押,也没人敢怠慢,住的房间打扫得很干净,而且家人、侍从可以入狱伺候他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