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明朝小官人 > 第7章 李家村

第7章 李家村(3 / 4)

乙自幼相依为命,感情十分亲厚。兄弟俩虽然一个住在城里,一个住在乡下,但始终没有分家。

李子恒和李绮节常常陪李乙回乡下李宅小住,一年十二个月,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李宅度过。兄妹俩和李大伯、李大婶周氏一直都很亲近。

尤其是婶子周氏,因为没有生育过的缘故,加上怜惜兄妹俩幼年丧母,待他们更是千疼万宠,甚至可以说是溺爱。

李绮节搀着李大伯跨过大门槛,走进院子,嘴里道:“大伯,我今天去渡口瞧热闹,看到咱们潭州府那条专门往顺天府运送贡品的大官船啦,那船帆一张开,就像一座山,恁般高大!”

李大伯捋捋胡子,笑道:“我们潭州府的官船看着阔气,其实不算什么。你要是去到应天府和广州府,看他们码头泊的那些大船只,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就跟楼宇宝山一样,有一座山那么高,船帆张起来的时候,比瑶江县最大的酒肆还要大,那才叫器宇轩昂咧!当年三宝太监率领船队出使外洋,好多人翻山越岭赶去看稀奇,只可惜那时候你婶子偏巧病了,不然我也能跟着商队去见见世面。”

说着还啧啧两声,显然是遗憾至今。

三宝太监,应该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

如果李绮节没记错的话,郑和的七次出海大部分都在永乐年间。朱棣驾崩后,继任的仁宗以国库空虚为由,下令停止船队再下西洋。直到宣宗年间,郑和最后一次率领船队扬帆出海,之后他未能返回祖国,不幸病逝在万里之外的印度洋古里国。

李绮节暗暗思索:眼下是永乐二十年,朱棣是哪年驾崩的?

也不知道她这辈子能不能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船队。

伯侄俩走到院里,周氏端着一个晒笋干的笸箩,正让丫头宝鹊收拢晒好的笋干,储存在一只大肚圆口的青瓷罐子里。

长工们将桂花搬进院里,堆在地下。

周氏放下笸箩,抽出手帕擦了擦手,对李大伯道:“官人,夜里怕是要落雨,这桂花还是搬到屋里放着罢。若是淋了雨,收桂花的几千钱可就打水漂了。”

长工们听周氏如此说,便又将装桂花的竹筐全都一篓篓搬到房里放好。

周氏一壁让宝鹊去煎茶,一壁笑呵呵道:“忙了这七八日,今年乡下的金桂全收完了。你们也都该回屋歇歇,明天就不用上工了。”

长工们纷纷向东家娘子道谢,搬完家伙事,坐在灰泥院墙下歇脚。

一时宝鹊端来热茶和猪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