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6 / 8)
久的手工,才敢动手把这块绸缎裁剪成衣服。
等明日,天子带他出去,他便就换上这身新衣裳,这可是他们两个人第一次约会(跟在暗处的侍卫已经被高福下意识忽略了),小太监高兴极了,往衣服上一趟,蹭着滚了两圈。
对了,这衣服放在箱子里,都有点霉味了,他要赶紧搓洗,晒干了明天穿。
在高福在思考要不要为自己的衣服熏香的时候,乔青让人唤了魏寒进来。
百姓多愚昧,能够供得起读书人的是极少数,蒙昧未开智,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就很容易被人左右。
乔青想过要建立学堂,免费让百姓读书。大部分的智商都是普通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靠的就是后天的学习。
但在这个时代,做到后世那样的普及教育,强制性的扫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她没有这么多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好的老师替她去教导学生。
另一方面,就是这个社会上流的阶层不准许她这么做。
要动天下读书人的蛋糕,他们怕是会疯了一样来咬她。
纵然乔青能做个把全部朝臣都杀了她的暴君,可是杀了他们又有什么用,杀了也不能听她的话。
所以这事情急不得,目前为止,她只是在京郊还有几处设了一些类似的机构,以某户富豪的名义,建立积善堂。
积善堂收养一些孤儿和穷人家的孩子,让人教导他们念书,以工代替读书和吃饭的费用,人不多,就几十个,而且并没有把他们教到学富五车,人人都能做官的地位,只是打着为主家培养一部分做工的人才。
因为规模很小,而且理由找的不错,也没有惊动什么人。
编撰的书本乔青出了很大一部分力,她不会在里面写过于划时代的思想,但肯定是对她这个天子有利。
教育是个大问题,而且是比吞金兽还要烧钱的焚钱炉,她只能一步步,慢慢来,至少先温饱,再扫盲。
等魏寒来之后,乔青又问他:“朕听闻,这长安街冒出来一位散财童子。”
魏寒道:“确有其事,臣也在查那人的来历,不过目前还没有在长安街找到见过他的人。”
不仅仅是他,许多人都在找那惊鸿一瞥,宛如仙人下凡的男人,包括那位大长公主。
“不管这人是真是假,可以拿他写本话本子。”
乔青登基,今年便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但她也不能保证年年都不闹灾荒,现在正是给她造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