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3 / 5)
苏建业答,“好了,王大哥说他们家种花生跟大豆,油多的是,我们要想买,剩下的也能给榨成油。”
苏老太点了点头,“那就好。”
“多亏了建业跟人家商量,每斤价钱足足比粮食站便宜了两毛,这要是用的多了,以后能省好多呢。”
张二哥乐了,笑起来说,“这要是我,人家可不给我这个面子。”
这个时代,钱还很值钱的。
两毛钱看着少,但是做饼是很费油水的
假如生意好了,一天怎么也要使个两斤油。
一天几毛钱不算什么,可是日积月累,也很多了。
至少顶得上苏大丫一个月的工钱了。
他跟苏建业商量好了。
到时候一个月给苏大丫二十块钱。
两家一边十块,这样的话,对自己家没有什么影响。
还能减轻劳动力。
等以后生意做大了,继续雇人的话,也照着这个来。
刚好苏建业跟人谈价钱的时候。
因为粮食站收底下的粮食,是很便宜的,卖出去价钱又高一点,所以压了价钱。
张二哥想了想,就用油钱,顶了苏大丫的工钱算了。
跟苏建业一说,苏建业就给谈成了。
张二哥知道,要是真的压价钱,还能继续压。不管怎么说,都比粮食站收的贵一点。
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日子过好了,拉拔人家一把,也是件功德。
没有必要太心黑了。
“这倒挺好的。”凤娟笑了,“建业跟王大哥关系好,没想到现在还能用上。”
苏建业说,“王大哥家的地,洼北那一大块贫的很,只能种豆子,别的长不好,一年收那么多豆子,卖给粮食站,不给几个钱,他也不舍得。”
“油收的贵一点,也是没有贵多少,还劳心劳力的。”苏建业叹息一声。
语气有些惆怅。
“眼瞅着他们家的日子不太好过,我也没敢真的压太多。”苏建业说,“你想想粮食站,收大豆油,一斤只给八毛钱,卖出去的时候,卖两块,我们给了一块八,不论买多少,王大哥家至少吃得起饭,养得起娃了。”
众人都点了点头。
贝贝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
底层的农民,永远是活的最辛苦的。
像王大哥家,一家子勤劳肯干,可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