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246章

第246章(5 / 9)

齐,这也是空印案发生的原因之一。

为了弥补人才的巨大缺口,朱元璋征召和科举并重。结果这征召,几乎成了“强拉壮丁”。

被征召的士人,有的以赡养父母的借口推辞,更有甚者蓬头垢面装疯装病,甚至以死为要挟拒绝出仕。

朱元璋哪怕下了诏令,不准士人拒绝征召,也只能作罢。

还好,朱标在军中推广教育,季仁寿、朱升、宋濂三位大先生在军中兢兢业业干了许多年,培养出一批文吏,才补足了大明官吏的空缺。

军中教育、基层公学、勋贵官学三者的人才储备,也在朱元璋屡次清空官场的时候,没让大明的官府变成了一个空架子。

这些人在大明官场动荡的时候,从青涩的“纸上谈兵”者,逐渐成长为干练的能吏。

虽然也有人中途倒下,或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但大明朝堂的屡次动荡,终归没有影响到百姓的休养生息。

洪武四年停试一年,洪武五年重新科举,之后定为三年一次。今年正好是洪武八年。

这三年时间,大明日新月异,百姓的生活和大明的国力都蒸蒸日上。残元已灭,东北、安南、河西走廊等地尽归大明,高丽、倭寇也上表称臣。

原本以为朱元璋当不了多久皇帝的人发现,大明恐怕短时间内不会灭亡了。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进入朝廷中枢的机会,如果不做点什么,他们预想中的如在元朝时的美好生活不会到来。

更重要的是,太子回来了。

大明的太子,居然是北直隶知省朱标。

朱标怀疑,如果南北榜案真的出现,他是最重要的诱因之一。

如果不在自己坐稳太子位置、掌握朝中大权之前把南北分榜的事定下,他们很担心自己这个北直隶知省会偏袒北人。

或许他们已经拜谒过中书省诸位出身江南的相公们很多次,但相公们一定会说“有才有德者居之”,不理睬他们。

“标儿,他们不仅要定下南方优势,还要挑起你和刘基他们的争斗吧。”朱元璋骂完之后,拍着桌子道,“谁不知道你在北直隶当知省的时候有教化之功。如果北方学子无一人中榜,你肯定会愤怒!”

朱标甩了甩捏爹的肩膀捏酸的手,道:“嗯。一帮人说会试没有舞弊,一帮人说会试舞弊要杀了舞弊的举子。为了护住家乡无辜的学子,先生们恐怕也只能与被愤怒冲昏头的我为敌了。唉,我年幼成名,自恃才高。少年天才总是自负的,怎么能容忍这样的折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