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6 / 8)
是嫡出的皇子,只是因为一定原因不能回去。我想想,我记得太子朱大不出现的原因是相师说了什么,让太子弱冠才出现?”
朱樉摸了摸朱橚的脑袋:“幼泽聪慧。”
朱棡用怜惜的眼神看着朱棣。
不愧是孪生兄弟,四弟的聪慧都给五弟了吧?
朱棣没管三哥的眼神,乐道:“大哥要回去当太子了?那他是不是不会这么累了?”
朱橚满脸冷漠:“难道不是更累了?”
朱棣:“……”
朱棣道:“这个太子能不当吗?那个爹就会压榨大哥。”
“你说什么废话?大哥不当太子,你那些庶出的弟弟们恐怕会把我们杀光。”朱樉皱眉,“我们去南京还有正事。现在南京正在传马皇后和常葳的污言秽语,常葳就是我们准大嫂。”
“啊,常葳,我们准大嫂?”朱棣和朱橚对视一眼,瞬间接受了这件事。
常葳很厉害,配得上他们大哥。
“知道了,我们马上整理好行李。”朱棣拉着朱橚跑走。
朱樉叹气:“看季泽这模样,我总觉得他在打什么坏主意。”
朱棡道:“幼泽估计也一样。这两个弟弟,鬼精鬼精,越大越会隐藏情绪,让人看不透,不知道像谁。”
两个哥哥同时做头疼状。
弟弟们厉害了他们很自豪,但太厉害,惹的事也越大。
这样的弟弟,大哥有四个。
他们再次感受到了大哥的不容易。
南京。
在李善长等人决定不要脸的时候,南京的气氛更加诡谲。
叶铮拿起了自己跟随常遇春屯田是的老本行,为乐坊和戏坊写了许多新词新戏,一部分夸赞常家父女俩屯田,一部分写忠臣如何被贪官污吏逼死。
之后,叶铮披头散发,穿着旧袍子在南京新建的孔庙前痛哭,说儒家心心念念的井田制,终于能在大明实现,一群读书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要废除井田制。
如果井田制废除了,他就一头撞死在孔庙的柱子上。
叶铮身为副相,居然像个无力老人一样在孔庙前痛哭流涕,闻者无不惊骇。
后他们得知,常葳的舅舅是叶铮的弟子,常将军推行井田制的时候叶铮一直随行,常葳也是叶铮半个弟子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原因。
这哪是攻击常葳,这是在攻击井田制啊!
连副相都无可奈何吗?难道朝中要废除井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