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未经人苦莫言人非(9 / 12)
朱文正和李文忠傻眼:“我们?!”
陈标想了想,道:“算了,你们俩都没成亲,不太适合。你们去求求宋先生和叶先生。若宋先生和叶先生反对,你们就用我刚才的话来说服他们。”
陈标问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吗?”
朱文正和李文忠先摇头。他们本能地不想听这些让人心情非常沉重的话。
但他们最终还是点头,让陈标再为他们细细梳理了一遍,再说了一遍……未经他人事,莫论他人非。
……
朱文正和李文忠两个读书不多的小将,说服了叶铮和宋濂两个大儒。
他们听了朱文正和李文忠的话,手都在微微颤抖。
宋濂还不断反问:“村里真的是这样吗?”
他是公认的贫寒学子,但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居然一点都算不上贫寒。
宋濂看向叶铮。
叶家虽是水心村的大家族,但叶铮生活在村庄里,或许比他见识更广。
叶铮沉默了许久,才点头。
宋濂跟着沉默了许久,道:“我的见识还是少了。”
叶铮道:“跟着大帅做事,我们有充足的机会见识最底层的百姓的生活。”
朱大帅,是真的心系最底层的百姓啊。只是这会为朱大帅带来什么,他们心里都没有底。
百姓是一盘散沙,即使百姓知道谁对他们好,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对他们好的人。
历朝历代,厉害的文臣武将,士绅豪强的支持,才是争夺天下的关键。朱大帅能否靠着“天命”,对抗天下千百年来的大势?
宋濂和叶铮在扬州的时候,给许多亲朋好友写信,告诉他们朱元璋是个心系百姓的好人,希望有更多的人投靠朱元璋。
但这些书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朱大帅确实对百姓好,但朱大帅对士绅豪强和文人都不够好。
正如他们之前想的那样,这样的主公,在大众认知中,就是妥妥的暴君。就算做出了成就,在史书中也不会缺乏抨击抹黑。
所以能人们爱惜羽毛,肯定会十分踌躇,不被逼到绝路,不会投靠朱元璋。
宋濂和叶铮都十分无力。
他们都在担心,朱元璋什么时候会被这些压力压垮,与历史大势同流合污?
如果朱元璋妥协,神仙童子标儿的未来,就要打个问号了。
叶铮道:“景濂毕竟还挂着一个朱门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