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有寄人篱下的样子,他们是半点不信的。
当然,他们还是相信司俊只是在人前做出个恭顺的样子而已。司俊心机深沉智多近妖,肯定不和于泽一样愚蠢。只要稍稍敬着皇帝,那些人忠于汉室的人就会感激涕零的投奔他。说不定连皇帝都被他懵逼,真以为他是忠臣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司俊究竟是怎么把皇帝偷出京城的?虽然他们大概能猜到,司俊所谓重病应该是在装病,可京城中没有一人发现皇帝失踪也就罢了,那么多东西都不翼而飞,这怎能瞒得过所有人?
这群人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一边考虑,要不要借司俊“挟持”天子为借口,讨伐司俊。
他们可是垂涎益州很久了。
可惜益州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一些离益州较远的势力明显对进攻益州不感兴趣。
就算打下了益州,他们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到时候打益州消耗了自身力量,说不得还会被周围吞并。
他们来京城,自然也是有利益在里头的,本也没准备硬攻京城。
益州比京城难打多了,得不偿失。
于是有的汉室真正忠臣要么投鼠忌器想打听清楚状况之后再做决定,有的势力认为没有油水可捞对此兴趣缺缺,有的势力虽然很想要益州这块地盘但是不愿意自己去打,还有的人怂恿别人去攻打益州实际上想暗搓搓来个黄雀在后……众人心思各异,这联军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其实他们能集结起讨伐于泽的联军已经很不容易。
于是在这种人心涣散中,益州众人以为的危机并没有到来。
当他们分析这一切之后,忍不住叹口气。
怪不得皇帝陛下在刚登基的时候就开始在外面建立根据地,实在是满朝文武大臣没几个靠得住的。
这群乱臣贼子现在把自己当成忠臣,已经很习惯了。这角色转换之快,居然都没有精神分裂。
既然外部并没有多大压力,这群人就集中精神搞建设了。
刘荨挨个看他们的计划书,然后全部喷了回去。
这不怪刘荨突然脾气暴躁,实在是这群人的计划书写的太懒了。
刘荨很震惊,他都把需要写的内容一二三四都列出来了,这群人还能将计划书写的跟锦绣文章一样朗朗上口。
我们不需要华丽的词句,只需要简单!明了!高效!
谁愿意在看计划书的时候看一堆抒情啊!
古代人表示脑袋晕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