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2 / 6)
了几声,董员外焦急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些。他年纪将近四十,长相却显年轻,中等身材,面白无须,也就是刚才着急的时候皱着眉头,露出了额上的几道皱纹才看出来些年纪。
董员外在等的是他的独生女儿董嫱。
董嫱小名唤作玉枝,是董员外和元配的女儿。当年妻子生玉枝的时候难产,生下玉枝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董员外伤心不已,无法好好照料孩子,正好期间妻妹正在董家做客,便留下来照顾玉枝,后来就嫁给董员外做了填房,就是他现在的娘子周氏。
周氏是玉枝的亲姨母,自然不会亏待了玉枝,而且两人成婚后也没有孩子,就玉枝这一个独苗,夫妻二人对玉枝更是呵护备至。
但是董员外还是觉得亏欠玉枝,因为当年玉枝才十岁便被他送去了城郊的明月庵中寄养,让她小小年纪就离了家,今日便是接她回来的日子。而之所以会把玉枝送走,则还要追溯到十几年前的一桩往事。
董员外其实是个很迷信的人,当年他妻子去世几年之后,一个自称是得道高僧的和尚从董家门前经过,十分神秘且笃定的对他说:“你家这个女儿身子娇弱,需要佛祖保佑才能长大,还是把她送去出家吧。”
董员外大惊失色,玉枝许是出生的时候遭了些罪,的确是身子不好,所以一听这话他就慌了神,可是他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就问高僧该怎么化解。
之所以会有此一问,自然是高僧给了暗示。
高僧捻着佛珠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阿弥陀佛了半天才说了句:“那便把她寄养到寺庙中去吧,常伴青灯,厄运自会消解。”
董员外舍不得,就说自己的女儿还这么小,怎么能送去寺庙那些和尚住的地方呢?然后又很诚恳的道:“大师若是能保我女儿平安长大,我定当年年去贵寺奉献香油,决不食言。”
于是高僧又捻着佛珠哼哼唧唧了一会儿,对他点了点头,“那你便等到她十岁再送她去吧,不愿去寺院,去尼庵也可,到及笄之前再接她回来,这期间可要记得每年都要对佛祖表些诚心才是。”
董员外连声应下,又留他吃了顿斋饭,才送他出了门。等一转身看见才几岁大的玉枝,他又不忍心了。
可是玉枝的身子的确是不好,动不动就晕倒。当时已经嫁过来的周氏也是心急不已,说可能是气血两虚。董员外找了许多大夫来瞧,可就是瞧不好,都是治标不治本。终于到玉枝十岁的时候,董员外实在没办法,想到那位高僧的话,还是决定将玉枝送去城郊的明月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