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鸳鸯浴 (1)(18 / 23)
手没有一点儿放水。
如此一来,邑官疼的脸色煞白,走起路来都一瘸一拐的,跪下来还好点儿,就跪在地上等着齐侯发落。
齐侯说:“孤这次与大司徒前来,便是亲自看看赈灾的情况,如今你倒是回禀回禀,都做了什么事儿,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银钱和粮食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邑官早就知道大司徒要来,不过没想到齐侯也来了,他是有所准备的,早就让府上的文书准备了一个对策,全都写在简牍上,如今便把简牍呈上去,然后倒背如流的说起来。
齐侯拿起简牍一看,好家伙,别看这边邑穷困,不怎么出彩,倒是这邑官竟然政绩累累啊,简直比工作狂的吴纠做的事儿还要多。
邑官标榜自己的赈灾作为,除了发放赈灾粮食,舍粥这些基本的作为之外,邑官在简牍上还写着,他组织了不少难民,把那些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住不上房的难民全都集合起来,收留到府邸里,给那些难民好吃好喝,然后组织那些难民开垦荒置的农田,以防来年的粮食收成锐减,还组织难民去抢险救灾,堵崩裂的河床等等。
齐侯看着,心中就冷笑了一声,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可是齐侯和吴纠早上起来,冒着大暴雨去重灾区的时候,只看到了临淄城中遣来的军兵,冒着大雨在堵河床,搬运坍塌的残垣,抢救被埋的难民,并没有看到当地的官兵。
而且之前那个难民老者也说了,最近很多外乡人过来,想要将他们的亲人的尸首带走,不过他们为什么只是找难民去挖尸体,而不是找当地的官员,可想而知原因,必然是因为当地的官员不管,因此那些外乡人才出此下策,给难民一些钱,好把自己亲人的尸体挖出来。
齐侯看了一眼文书,交给吴纠去看,吴纠看了,听着邑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仿佛是个演讲大赛,说的简直气壮山河,慷慨激昂。
吴纠忍不住打断那邑官的话,说:“审大人所说的组织难民,不会就是您府上那管事儿假借偷粮食为借口,将难民骗来做苦力罢?”
邑官一听,赶紧说:“不不不,绝不是,绝不是,是……是小人提供住宿的房舍,还有吃食,一日三餐管饱,那些难民是心甘情愿,去灾区赈灾的。”
吴纠笑了笑,并没有反驳,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低头又看。
邑官赶紧又说:“小人还严格吩咐了守城的士兵,让他们绝对不可阻拦难民进城,不许将任何一个难民拦在城外。”
很多地方的官员都是严格控制自己的城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