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我还小呢(十一月初九)(2 / 7)
席却没有金头面之类的话。
李高地素爱面子,闻言便答应明儿给于氏也置套足金头面。
于氏心愿达成,自是兴高采烈。她拿出李满囤给的点心分给家里孩子,连李玉凤都给了完整一块。
次日李高地和于氏果然坐了李满仓的牛车进城花费近三十两买了一套颇大的足金牡丹头面。
对于于氏的新头面,郭氏不过看了一眼就转开了目光。
玉凤的婚事让郭氏清醒:她家家业并不似外人臆想的那样殷实,而大房红枣的高嫁却让跟她门当户对的人望而却步——由此造成玉凤亲事的高不成低不就,平白生出无数故事,以致最后定下的婚事也是不大如意。
明明玉凤能嫁到更好的人家。
玉凤的事虽已成定局,但后续她还有两个儿子要说亲。
为了不再让门当户对的人家误会她家的家境,也为了李玉凤将来能适应未来大刘村卖大碗茶开小食铺的生活,自月前儿子们都转到李贵林的私塾读书后,郭氏便让李玉凤每天跟着她爹李满仓进城卖菜,帮着看摊称重和收钱。
郭氏实不想于氏搁现在戴出金头面来招人误会——有这个钱,郭氏心说:城里买套小宅子收租,每月多个进项不好吗?
现买个金头面戴头上,除了让人议论大房人孝敬公公外又有什么其他益处?
相反却更招红枣不待见。
红枣厌烦她这房人,她婆不知道吗?
郭氏想差了,红枣根本不在乎于氏戴什么头面,对于氏戴金头面意见最大的是王氏。
十一月初四,王氏在骡车去高庄村接族里妇人时看到戴着金头面的于氏后当即就气变了色。
她婆凭啥能戴金头面?王氏气愤地想:还不都是因为她闺女红枣?
不然,她连套银头面都不会有!
王氏原就因分家和玉凤抢婚书两件事对二房极度不满。现王氏见于氏又拿红枣的钱补贴二房,这份不满自是又加深了一层——没错,甫一见面上王氏就已经脑补出于氏死后这套金头面落郭氏手里的将来了。
不得不说王氏对于曾经压榨自己的于氏不是一般的敏感。
钱氏今儿也戴了一套足金头面。头面是这个冬节李满园刚从府城捎回来的。
她儿子李贵富已经议好了亲,就等腊月里办事。
女方是钱氏嫂子关氏的内侄女儿关小红。
关家村里有地,城里有铺,家业细究起来高了李满园一头。但关小红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