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6 / 9)
,瞄准了特意送的信。
开封尹断案,只问真相,不管情由。有些事叫萧小王爷来说,只怕未必能说得清。
“你在信中说,是当初血案亲历之人,知道始末情由。”
卫准看着他:“还说镇远侯府并非主谋,背后其实另有人主使。此人位高权重,等闲判之不得。”
云琅有些好奇:“开封尹不知此事?”
“不很清楚。”卫准道,“下官所辖只是京城民政,凡涉官员宗室,案归大理寺及御史台。”
当初端王在狱内遭人陷害,大理寺卿奉旨查案,查出是个侍卫司的指挥使偷了虎符,意图不轨。
按照章程,本该就在那时候结案昭告。
偏偏第二日萧小王爷入宫,跪求重查幕后主使。宗室阶前鸣冤,凡有关的大臣,刑部、御史台、开封尹,都被牵连着召进宫内,议定案情。
“说是议定案情,在政事堂内议的,无非只是该如何安抚端王世子。”
“大理寺卿说,世子只是悲痛过度伤了心神,宜回府用药静养。”
卫准尚且记得当年之事:“刑部侍郎说,若世子不依不饶,便再查得稍清楚些,总归给出个能说得过去的应对。”
老主簿侍立在一旁,听到此处,忍不住皱紧了眉:“竟当真——”
“下官那时尚不知案情,只是同属刑狱一系,被召进宫,也听得匪夷所思。”
卫准看了一眼云琅:“想来,此中始末,云将军应当清楚。”
云琅哑然:“这段始末……倒不很重要。”
“这段不必细说。”
云琅按了额头:“大人接着说就是了。”
“下官心中疑惑,不及细问,忽然听见外面云将军闯进来。”
卫准并不追问,继续道:“先帝忽然变了神色,厉声斥退金吾卫,起身去迎。”
卫准道:“云将军撑着进门,便栽倒在地上。先帝急去扶了,见将军身上血色,又急传太医——”
“这段也不用细说。”
云琅堪堪回神,出言叫停,一阵头疼:“这段始末更不重要……卫大人,你该知道我不是问的这个。”
卫准住了口,默然片刻,言简意赅:“后来,太医走了,先帝与云将军说了半晌话,赐了将军一领披风,带将军与下官等人去劝端王世子。那之后,便叫下官回了府邸,不准再过问此事。”
云琅按着额头,慢慢揉了揉:“于是,大人便再不曾查证过这